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和B超检查多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为下腹坠胀、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及排尿困难和镜下血尿,部分患者有肉眼血尿。抗感染治疗后尿中白细胞消失,但镜下血尿及尿频仍持续存在的患者。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依赖于膀胱镜检及活组织检查。膀胱镜下病变好发部位依次为:三角区,膀胱颈部,严重者多处累及三角区与膀胱颈部。
腺性膀胱炎根据病变形态可分为:
1、滤泡样水肿型,表现为片状浸润型的滤泡状水肿隆起或绒毛样增生,临床上以此型为常见;
2、乳头状瘤样型,表现为带蒂的乳头状物,黏膜充血,水肿,容易误诊为乳头状瘤;
3、慢性炎症型,表现为局部黏膜粗糙,血管纹理增多;
4、黏膜无显著改变型,黏膜大致正常,随机活检时发现,此型较易漏诊。
腺性膀胱炎单纯抗感染治疗往往疗效不理想。经病检证实为腺性膀胱炎的患者应积极采用电切或电灼术清除病灶,腺性膀胱炎易复发,采用经尿道电灼术对患者创伤轻微,可反复操作,可作为腺性膀胱炎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法。有的术后应用丝裂毒素,阿毒素及羟基喜树碱等定期膀胱灌注治疗,既可清除残留病灶,又可以预防复发及恶变。
腺性膀胱炎的病因不仅包括维生素缺乏症、对毒素的变态反应以及体内激素失衡,还包括膀胱感染、尿路梗阻或结石等慢性刺激。文献中占主流地位的两个病因学假说包括:第一,异常胚胎发育的结果。第二,上皮化生理论。腺性膀胱炎被认为是膀胱腺癌的癌前病变,研究认为经过若干年后,腺性膀胱炎可转成恶性,其发生率在0.1%~1.9%,因此对腺性膀胱炎的患者,应该进行密切随访,定期复查膀胱镜、尿沉渣细胞学检查和对可疑部位行膀胱组织活检,对于早期发现恶性改变是有必要的。随访方式主要是B超和膀胱镜检。男性患者前列腺增生可能是引起腺性膀胱炎的原因之一,但是女性较多的泌尿系感染同样可能是引起腺性膀胱炎的病因。综上所述.腺性膀胱炎病因不明确.临床上出现反复尿路感染、血尿、下腹疼痛不适,尤其在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考虑对本病作进一步检查,必要时行膀胱镜检查加组织活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