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症是指腰椎管由于各种因素发生骨性纤维结构的异常,导致管腔狭窄,压迫硬脊膜和神经根引起一系列症状。
病因可分为发育性及继发性椎管狭窄两种。发育性椎管狭窄椎管前后经的狭窄比横经明显,椎弓根缩短,狭窄累及节段较多。继发性椎管狭窄主要因椎管结构退行性变、滑脱、外伤、手术后医源性狭窄等引起,其他一些病变如畸形性骨炎,氟中毒、脊柱畸形、后纵韧带肥厚、骨化及黄韧带骨化亦可引起椎管狭窄,均可导致椎管压力增加,马尾缺血。神经根受压,引起马尾神经症状或神经根症状。
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腰椎椎管狭窄症常见于中年人以上者,男多于女。起病缓慢,常先有慢性腰痛史。典型的临床表现是间歇性跛行:患者常诉步行几米或几百米后下肢出现疼痛或麻木、乏力,当蹲下休息一会后症状可缓解,又可继续行走。但行不远症状又出现,如此反复发生,但可长时间骑自行车而无症状。常可合并有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无明显体征……
如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是许多患者困惑的问题。由于椎管狭窄多有骨性的因素,对于症状重的病例保守治疗通常无效。而腰椎管狭窄症也是手术治疗的常见指征。
常用的手术方式为椎板切除、神经根减压手术术。由于减压切除一部分骨质,可能造成腰椎得不稳定。因此植骨融合问题近年来讨论较多。减压后没有同时行植骨融合术,已有并发腰椎滑脱的报告,减压同时行小关节全切,术后腰椎出现滑脱,也是术后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但同时行植骨融合术,使手术复杂化,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创伤。近年来,随着医生手术技术的提高,手术室时间明显缩短,输血也不再成为必需。因此关于脊椎融合术对患者利弊,还有待时间观察证实。下面就一些具体情况分析,给出手术方案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伴有退行性椎体滑脱 建议行融合固定术。Postachini等人报告16例术前有滑脱,术后随访8.6年的结果,其中6例单纯减压,另10例同时行融合术,发现未行融合者骨质长入椎管较多,临床效果不及同时行融合者。
伴有小关节矢状位的,由于小关节不能起到防止腰椎滑脱的作用,建议行融合固定术。
小关节去除过多 由于手术时小关节切除或切除>50%会引起不稳定,应同时行脊椎融合固定术,以防术后脊椎不稳。
伴有脊柱侧凸或后凸的腰椎管狭窄症,行广泛减压有造成脊柱失稳或畸形加重的可能,建议同时行关节融合术。
伴有复发间盘的椎管狭窄,应考虑同时行融合固定术。因再次手术需增加小关节的切除,以扩大侧隐窝和中央椎管,导致节段不稳。
手术疗效 腰椎管狭窄行手术减压的疗效普遍认为较好。Katz等人发现,不论减压融合与否,75%效果满意持续7~10年后,23%需再手术。术后远期疗效差的易患因素包括:全身一般情况差和曾行单平面椎板减压。症状复发可以是原手术部位狭窄复发、邻近平面狭窄有发展和腰痛伴腰椎不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