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疼痛是机体受到手术伤害刺激(组织损伤)后的一种反应,包括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反应。长期以来,国内医学界、病患者对此存在极大的认识误区,认为术后疼痛是自然现象,不可避免,只能忍受;或仅仅将术后疼痛理解为切口痛,只存在不适或难受的心理感受。加上医护人员、患者对麻醉性镇痛药的错误认识和过分恐惧,使术后镇痛这一明显影响病人术后恢复的重要问题被忽视了。术后疼痛及其应激反应,将对机体多个方面带来不良反应,直接影响术后康复。术后疼痛导致的机体病理生理改变不容轻视,它不但使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免疫、凝血等系统发生改变,而且剧烈的疼痛可以造成精神创伤,可带来焦虑、恐惧、失眠,产生无助感。这些改变与术后并发症密切相关,对手术预后有明显不利影响。另需强调,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不仅仅局限于皮肤,肌肉、内脏器官都会受累,术后疼痛的来源,包括体神经和内脏神经的双重激动,显然将术后疼痛理解为切口痛是不准确的。术后镇痛可以消除或减轻痛苦和不适,消除这些不良反应,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使你在无痛、轻松的状态下渡过围手术期,其不仅仅意味医疗技术的人道精神,而且具有极重要的生理学意义。
术后镇痛的临床意义:
1、消除或减轻病人痛苦和不适,使医疗技术更为人道。
2、减轻由疼痛带来的焦虑、恐惧、失眠,有助于康复。
3、减少各种并发症
(1)肺部并发症:防止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因为,a、有效镇痛可改善病人呼吸幅度,保持肺泡膨胀;b、促使病人咳嗽、排痰。
(2)心血管并发症:a、静脉拴塞―有效镇痛促使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促进静脉血回流,减少深部静脉拴塞的发生;b、心血管意外有效镇痛可减轻疼痛引发的强烈心血管应激反应,同时减轻痛焦虑,改善睡眠。
(3)更好利用腹压帮助排尿;帮助病人改善体位有利于排尿。
4、通过减少并发症、加速康复。
5、减少某些慢性疼痛的发生。
传统的镇痛方法尤其是急性疼痛的治疗通常是需要时给药(PRN),它实际上是疼痛后措施,其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弊端:难以及时给药,也难以持续给药,更难克服病人对镇痛药物的个体差异,因而它千篇一律的给药经常会发生镇痛不全或用药过量,难以保证镇痛效果,并存在较大的危险性,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明显增高。那么,由病人依据自身的镇痛需求,控制给药的实际和速度(次数)即病人自控镇痛,达到按需给药的境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