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床意义和膝关节的功能损伤上讲,后叉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实际上是后叉损伤的一种类型。近年来,已见报道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逐渐增多,约占后交叉韧带损伤的10%,发生率高于单纯的PCL断裂。襄阳市中医医院骨科余志勇其损伤机制主要为前后位的撞击引起后叉牵拉所致,例如仪表盘损伤、跪地伤。还有一种损伤相对少见,有人称之为过伸牵拉损伤。损伤后导致膝关节后直向不稳,加重髌骨关节、髌韧带及后方结构的负担,最后出现骨关节炎。而过伸牵拉损伤往往伴有后方复合结构的破坏,还可同时引起膝关节的侧方和旋转不稳。
一般临床上依照Meyers的分型标准,将后叉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分为三型。Ⅰ型:骨折无移位:Ⅱ型:骨折部分移位,为一侧有连接而另一侧移位的悬吊骨折;Ⅲ型:完全分离的撕脱骨折。对于Ⅰ型损伤因局部血运丰富愈合容易多建议保守治疗,主张手术治疗,当然根据患者的年龄及功能需求也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检查损伤后胫骨的相对不稳应与健侧对照,正常解剖时胫骨平台前缘应当位于股骨内髁前方1cm。若后叉损伤,则必定会存在胫骨向后移位,移位程度参照冯华《实用骨科运动损伤临床诊断》中的标准分为3度。Ⅰ度胫骨后移程度为0-5mm,胫骨平台仍然位于股骨髁前方;Ⅱ度损伤胫骨后移6-10mm,胫骨平台前缘与可能与股骨内髁平齐;Ⅲ度损伤意味着胫骨后移》10mm,胫骨平台前缘移位到股骨内髁后方。一般说来,骨折移位程度每增加加5mm,膝关节后向松弛度会增加Ⅰ度,若移位程度在10mm以上,骨折愈合后也会留下Ⅱ度以上的膝关节后向松弛。因此,关于骨折的手术适应症不少学者主张:不少学者主张Ⅱ、Ⅲ型损伤,或骨折移位大于5mm,抽屉试验直向移位较健侧大于10mm ,应予以早期手术治疗。另外,对于骨折块有翻转移位者,或者存在复合损伤,也应考虑手术治疗。和患者有关节失稳症状表现的也列入手术选择范围。
手术方式的选择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关节镜下固定,第二类为切开复位内固定。应该说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个人认为,决定手术方式的因素至少应包括:
①对骨折移位程度性质的判断。
②骨折块的大小,单个撕脱骨块还是多个。
③是否存在复合损伤及复合损伤的性质。
④术者的熟练程度和手术习惯。对于合并半月板损伤或者陈旧性骨折,可以考虑关节镜结合后侧入路同时进行。
手术只是治疗的一半,术后的康复至关重要。康复训练应根据损伤情况,手术方式及内固定方式来决定,可以参考上篇可吸收钉术后康复建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