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节奏的紧凑及日常生活饮食习惯的不规律,胆囊结石的患者也呈增长的趋势,很多患者对此病不太了解,认为不痛不痒,无需处理,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发作,甚至转为化脓性胆囊炎并坏疽穿孔,更有甚者导致了梗阻性胆管炎及胰腺炎的发作。遂在此对胆囊结石的诊断及治疗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希望使广大患者对此病有所了解。
胆囊结石主要见于成年人,主要为胆固醇性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它的成因比较复杂,简单的来说,由于胆汁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变化,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过于饱和,易于沉淀析出和结晶形成结石,另外胆囊收缩能力减低,胆囊内胆汁淤积也有利于结石形成。很多患者不习惯吃早餐,导致胆囊内存储了一晚的胆汁得不到彻底的排放,而为结石的形成提供便利条件。所以,不吃早餐一般来说容易导致胆囊结石的形成。
20%-40%的胆囊结石患者可以无症状,称为静止性胆囊结石。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多表现为:胆绞痛或急慢性胆囊炎。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大多数病人常表现为进食后,特别是油腻食物后上腹部或右上腹部的隐胀不适、饱胀可伴嗳气等消化道症状,常误以为是“胃病”,自行服用“胃药”往往等不到缓解;部分病人由于结石移位于胆囊颈部或顿于胆囊颈部(即梗阻于胆囊排泄胆汁的出口),导致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胆汁排泄不通畅,胆囊内压升高,胆囊强力收缩而发生胆绞痛,患者往往疼痛剧烈,甚至肌注“杜冷丁”都无法缓解;有的患者胆囊内多发结石,一些细小的结石可通过胆囊管进入到胆总管内并梗阻于胆总管下端而引发梗阻性胆管炎,严重者甚至可引发胰腺炎;少数病人因结石压迫导致胆囊十二指肠瘘,笔者目前病房内就有一患者因胆囊结石导致胆囊积脓并十二指肠内瘘,现已做了胆囊切除,十二指肠造瘘及胃空肠造瘘,目前正处恢复期,等待再次手术;此外胆囊结石及炎症的反复刺激可诱发胆囊癌变。
对于胆囊结石的诊断首选方法为B超检查,B超的正确诊断率为96%以上,且费用低廉,能广泛普及。行B超检查患者往往需清晨未进食时检查最好,如进食后胆囊排空,不便于B超诊断。
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为胆囊切除。对于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一般认为不需要立即行胆囊切除,但需要观察和随诊,定期复查;但胆囊结石和胆囊炎是互为因果关系的,通俗的说胆囊结石容易导致胆囊炎的发生,而胆囊炎的发生又容易导致结石的进一步形成;而且胆囊多发结石中一些细小容易通过胆囊管掉落致胆总管内导致梗阻性胆管炎及胰腺炎的发生,所以医生一般会建议胆囊结石的患者行手术切除胆囊。随着腹腔镜的普及,目前绝大多数的胆囊均可通过微创的方式切除,即通过腹部的3-4个约1cm大小的操作孔切除胆囊。我科目前已行腹腔镜胆囊切除8000余例,随着技术的发展及手术方式的进一步改善,我科目前可仅于腹部做2个约1cm大小的切口甚至1个约1cm大小的切口来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即两孔法和一孔法切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胆囊均可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对于胆囊炎症水肿严重的患者,手中容易出血,解剖关系不清,容易导致胆管损伤,中转开腹的几率大,所以,建议炎症控制后或无症状时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较为妥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