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谱勒超声在腹部血管检查中已广泛应用[1-4],肝硬化是我国的常见病[5-17],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已有不少报道[18-28]。近年来已注意到肝硬化及慢性肝炎也会引起肝静脉频谱变化[29-35]。我们对74例肝硬化患者和69例健康者的肝静脉多普勒频谱波形作了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999-01/2000-07住院肝硬化患者74例,男55例,女19例,年龄25岁~78岁,平均53岁,均经临床、生化、超声、CT或MRI以及胃镜等检查诊断为肝硬化,其中病毒性(乙肝感染后)62例,酒精性12例,对其中57例患者行Child-Pugh评分,A级(5-6分)29例,B级(7-9分)17例,C级(≥10分)11例。对照组健康者69例,男51例,女18例,年龄22岁~74岁,平均52岁。所有肝硬化患者均无心衰,ECG正常。
1、2方法 使用HITACHI EUB-555G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检查前患者禁食>8小时。检查时患者仰卧,探头于右肋缘下向上斜切显示肝静脉及第二肝门,待中肝静脉显示清晰后,将取样容积置于中肝静脉距下腔静脉3~5 cm处,声束夹角小于50°,患者平静吸气末、屏气,显示稳定的多普勒频谱作记录。参考Bolondi方法[29],将肝静脉多普勒频谱分为3种类型。①0型(HV0):三相波或四相 波,即两个负向波,并有一个或两个正向波;②Ⅰ型(HV1):双相波,波幅减低且无反向血流;③Ⅱ型(HV2):连续平坦波形,类似门静脉血流频谱。另参考Bolondi[29]及Arda et al[30]方法将HV0波型定为正常波型,HV1及HV2波型归为异常波型。
统计学处理 检查结果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健康对照者肝静脉频谱均为0型。肝硬化患者中肝静脉频谱正常(0型)21例(28 %),异常53例(72%), 其中Ⅰ型40例(54 %), Ⅱ型13例(18%),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而不同病因所至的肝硬化患者间无显著差异。
根据Child-Pugh分级,在HV2组中肝功能损害程度最重,而在HV0组中肝功能损害程度最轻。在不同的Child-Pugh分级的患者中异常肝静脉频谱(Ⅰ型或Ⅱ型)总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但Ⅱ型频谱的检出率在Child-Pugh C级的患者中最高,与A级和B级比有显著性差异,而A级和B级比无显著性差异(表1)。
3、讨论
正常人的肝静脉管壁薄而具有一定的柔顺性,多谱勒频谱表现为三相或四相波(二个负波和一个或二个正波)。这种波形是由于心脏收缩和舒张致使中心静脉压不同而产生的,与颈静脉的波形相似。肝静脉频谱异常可发生于多种不同疾病,如:重度脂肪肝、Budd-Chiari综合症[36-38]、心衰、缩窄性心包炎、三尖瓣关闭不全等。1989年,Hosoki et al[38]报道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肝静脉频谱波动消失,并推荐将此作为诊断Budd-Chiari综合症诊断的主要标准。
1991年,Bolodi et al[29]报道肝静脉频谱变化与肝硬化有关,约50%的肝硬化患者肝静脉频谱呈低振幅无反向波或完全平坦波型,其中后者占18.3%,此种波形产生的基本机理可能为:①与肝纤维化的程度有关,肝组织纤维化使肝顺应性降低,从而导致肝静脉搏动减弱,②因肝包膜伸展空间有限,肝细胞增生、肿大也可能压迫肝静脉,使其顺应性降低。Colli et al[31]也发现肝硬化可引起肝静脉多普勒频谱变化,敏感性为75%,认为肝静脉频谱异常与肝组织纤维化及脂肪变性显著相关。两位作者均认为肝静脉频谱的变化不仅可因肝静脉回流障碍引起,也可发生在肝实质弥漫性病变时。
肝静脉多普勒频谱能够较敏感地反映肝脏弥漫性病变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对估计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意义,Bolodi et al[29]和Ohta et al[32]的研究均认为肝静脉频谱波型改变与Child-Pugh评分显著相关,Ohta et al[33]还报道右肝静脉频谱波型与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相关。本组病例中,74例肝硬化患者,肝静脉频谱异常53例(占72%),与Colli et al[31]的报告接近,而在健康者中未发现异常频谱,说明肝静脉频谱发生变化是诊断肝硬化的重要依据之一,不同病因所至的肝硬化患者的肝静脉频谱异常无显著差异。同时显示在HVⅡ组中肝功能损害程度最重,而在HV0组中肝功能损害程度最轻,提示肝静脉频谱波型改变与Child-Pugh评分显著相关,对估计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意义。
近年来,有研究认为肝静脉频谱发生变化有助于对慢性肝病早期作出及时诊断,Arda et al[30]观察了30例早期慢性实质性肝病(Child-Pugh A级)患者,其中22例肝静脉频谱异常,国内一项研究[34]表明肝静脉管径及多普勒频谱变化均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此外,肝静脉多普勒频谱改变亦与管径的大小有关,管径狭窄者频谱形态容易出现异常,认为多普勒超声作为无创性影像学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反映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趋势,可用于评价肝纤维化程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