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剖概要
锁骨是上肢与躯干的连接和支撑装置,呈S形。近端与胸骨柄形成胸锁关节,远端与肩峰形成肩锁关节。
2 、临床表现和诊断
骨折后由于锁骨位置表浅局部畸形易于发现,出现肿胀、瘀斑,肩关节活动使疼痛加重,患者托肘头偏向患侧,结合X线表现诊断。
因锁骨后有臂丛神经及锁骨下血管经过,骨折后有合并血管、神经的损伤。
3、分类
Allman分类是最常用的分类方法,他把锁骨骨折分为3组,I组表示锁骨内侧1/3骨折,II组表示锁骨中1/3骨折,III组表示锁骨外侧1/3骨折。
4、治疗
A、保守治疗
(1)、成人无移位及儿童青枝骨折:三角巾悬吊3-6周即可开始活动。
(2)、有移位的中段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后横行8字绷带固定。
B、手术治疗
以下情况时可考虑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①病人不能忍受8字绷带固定的痛苦;
②复位后再移位影响外观;
③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
④开放性骨折;
⑤陈旧性骨折不愈合;
⑥锁骨外端骨折合并喙锁韧带断裂。
切开复位时,应根据骨折不部位、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选择钢板、螺钉或者克氏针固定。
5、术后康复锻炼
术后需用悬吊保护4-6周。内固定术后2-3天行肩袖肌肉收缩练习,并由骨科医师指导在保护下行肩关节功能恢复锻炼,此功能锻炼期至关重要,严重者影响后期肩关节功能。定期摄片观察愈合情况,并根据愈合决定患肢负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