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占肝良性肿瘤的5-20%。女性发病率多于男性。多数病例临床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病程长、生长缓慢,预后良好。
其病因是先天性肝脏末梢血管畸形引起,一般认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肝血管发育异常,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肝血管瘤;同时,女性激素可能也是血管瘤的致病机制之一。
多数肝血管瘤无明显不适症状,多在健康体检常规行B超检查或行腹部手术时被发现。当血管瘤增大至5cm以上时,可能出现非特异性的腹部症状。
肝血管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是目前诊断肝血管瘤的主要方法。
诊断明确之小肝血管瘤(直径小于4.0cm),未涉及肝内重要管道结构者,可以密切观察,暂不需要外科治疗。
肝血管瘤手术适应证:
①瘤体直径>5.0cm,伴随临床症状;
②瘤体大于10cm;
③诊断不明确,难与肝癌相鉴别者;
④同时合并病毒性肝炎者;
⑤同时合并其他疾病,需要行腹腔镜下手术者;
⑥瘤体直径<5cm但经B型超声、CT随访,发现血管瘤生长迅速,或出现较明显的临床症状时。
外科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肝脏血管瘤切除术、腹腔镜下肝脏血管瘤切除术(目前国内仅少数几家高端大型综合医院能实施)、介入栓塞、射频消融等方法。
部分位置特殊、不适宜肝血管瘤切除术者,可以选择射频消融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