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心血管病中最常见的疾患,早期常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但实际上高血压是个“隐形杀手”,深层损害却往往落在靶器官上,涉及心、脑、肝、肾、眼等。来自卫生部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高血压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所以,高血压防治已成为关乎国民健康的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到底什么是高血压病呢?血压偏高就一定是“高血压”吗?高血压应该怎么治疗?高血压病人平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恐怕很多人心里都有类似的疑问,今天我们就全面的给您做一个科普。
一、高血压的诊断与评估
1、高血压的定义:
正常心脏收缩时将血液通过动脉血管输送到全身各个脏器,供给其营养。当血液通过血管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称收缩压)、及血管为维持血液继续向前流动产生的压力(称舒张压)。我们使用血压计可测出----血压。
无论是健康人还是高血压患者,血压都有昼夜节律的变化。白天人体较为活跃,身体需要更多的氧和营养,相应的需要大量的血压来输送,血压就高一些。夜睡眠时只需要最小的氧和营养,血压就低一些。季节和环境的变化也会使得血压波动,冬季血压一般比夏季高一些。同时运动、情绪等也会影响血压波动。理想的血压一般是正常成人(>20岁),血压<120/80mmHg.
目前高血压定义主要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上肢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考虑为高血压。高血压具有隐匿性,大多数患者通常无症状,根本不知道自己血压高,有很多一部分是体检或偶尔测量血压时才发现,故高血压也被称为“无形杀手”,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一般以上与高血压有关。有部分患者是发生心脏病、脑卒中后才知道自己血压高,故建议家,正常每2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而有高血压易患因素者半年测量一次血压,及时早期发现高血压。
2、高血压的诊断方法:
目前,仍以患者在医院就诊时测的血压(诊室血压)作为高血压诊断的依据。需要经非同日的三次反复测量才能判断血压升高是否为持续性,可诊断为高血压。
3、高血压分级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2、3级。
4、高血压分类: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
我们平常所说的高血压是指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没有明确的病因,一般要终生服药。继发性高血压有明确的病因(肾脏病变、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兴氏综合征等),去除原发病因后,血压就会恢复正常。
5、哪些人容易发生高血压?
超重和肥胖、高盐饮食、过量饮酒者容易发生高血压;控制体重、限盐、降血脂、限酒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6、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早期很多人没有任何症状,偶尔查体时发现血压升高。有些早期高血压病人可表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眼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等。晚期都有靶器官的损害的表现: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脑短暂缺血或中风、视网膜病变。
7、高血压都会引起什么危害
1、脑血管意外:亦称中风
2、肾动脉硬化和肾功能不全
3、高血压性心脏病
4、冠心病
5、视网膜:视网膜出血和渗出
二、高血压的治疗:
1、初次发现血压升高后应该怎么处理?
初次血压升高指第1次发现血压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并安静休息后,复测仍重度升高,可诊断为高血压。发现血压异常升高后不要惊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如血压只是轻、中度升高(即收缩压≥140
mmHg而<18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而<110mmHg)者,建议4周内再复测血压2次,均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则诊断为高血压;复测血压未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者,则增加血压测量次数(每3-6个月至少测1次);对有条件者,进行动态血压或家庭血压测量。
2、家庭自测血压的重要性
家庭自测血压(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HBPM)简便易行,已经成为高血压诊断和疗效评价的重要手段。家庭自测血压最主要的优势是可以在医院外获取大量的血压测量数值,这些数值可能更接近真实血压值,比诊室测量的血压更可靠。
首先,家庭血压测量可提高高血压知晓率。家庭血压测量常被误认为是高血压患者才须做的事情,而自认为血压正常者则很少进行家庭血压测量。实际上,家庭拥有血压计并定期进行血压监测的重要价值在于及时发现血压升高,尽早诊断和治疗高血压,并预防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
其次,家庭自测血压可提高高血压诊断的准确性。其有助于“白大衣性高血压”及“隐匿性高血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从而避免“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接受过度降压治疗的潜在风险,亦有助于及时诊治和预防“隐匿性高血压”的心血管风险。
再次,家庭自测血压可提高降压治疗的质量与达标率。患者定期自测血压,是监测血压细小变化的敏感方法,是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正确评价用药降压效果和降压药作用时间的重要依据。家庭自测血压可使患者充分了解其血压水平,通过主动参与血压监测,及时与治疗医师沟通血压控制情况,寻找血压未控制或过低的原因,进行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或调整降压药的用法及用量,降低血压的长期变异。
最后,有助于提高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测能力。家庭自测血压可以更好的预测高血压诱导的靶器官损害。在已患有心血管病的老年人群中,由于病情会因各种诱因发生变化而老人感觉器官功能逐渐退化,这时如能每天定时监测家庭血压往往起到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尽早采取预防措施的作用。
3、血压在一天内的波动规律:
血压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能够掌握血压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对于高血压症状的出现和控制血压的平稳也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在一天当中,人的血压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生理状态下血压有节律性的变化。典型血压的节律变化呈“双峰一谷”,即清晨醒后血压逐渐升高,在上午8点到10点左右出现第1
个高峰,此后血压趋于平稳,下午3 点到5 点左右出现第2 个高峰;夜间进入睡眠后,血压逐渐下降,夜间3 点到4
点降至最低。以上所说是一般规律,实际上每个人的血压波动都有其个性。
有的人清晨起床血压特别高,有的人却是傍晚高。一般来说,白天的血压比夜间的血压高,这样的血压曲线被称之为杓型血压。说得更精确一些,杓型血压指夜间血压比白天血压下降10
%~20 %。如果夜间血压下降不足10%为非杓型;如果夜间血压不下降反而上升则是反杓型;夜间血压下降如果超过20
%为极度杓型。高血压患者非杓型较多,老年患者极度杓型的比例也较高。
所以高血压患者要学会自己量血压,通过在一天各个时段的测量来评估自己的血压,以便根据血压的不同种类有针对性的选择用药。
4、高血压治疗的目标:
1、高血压治疗的基本目标是血压达标,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总危险,其中最主要的目标是预防脑卒中。
2、血压控制目标:
(1)、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140/90 mmHg以下;
(2)、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50/90 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至140/90 mmHg以下。
(3)、伴有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或脑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一般可以将血压降至130/80 mmHg以下;
(4)、舒张压低于60 mmHg的冠心病患者,应在密切监测血压的情况下逐渐实现降压达标。
5、高血压非药物治疗:
高血压确诊后,所有患者均应长期坚持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并持之以恒,这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石,与药物治疗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非药物治疗包括:
1、主食以粗粮为主,7-8分饱为好,少吃甜食。
2、膳食限盐:人均限盐量北方先降至8克/日,再降至6克/日,南方可控制6克以下。每天所吃食物本身就含在2-3克盐,因此每日调味品的食盐要控制在5克以下较合适。小平勺盐3g,1乐瓶盖盐量为5g
减盐窍门:①人工制作的食品含盐量较多,应尽量少吃;提倡多吃生吃新鲜清洁的蔬菜。②菜熟九成再放盐,利于控制别太咸控制体重与减肥:提倡合理膳食控制体重,多去两斤肉,多长两年寿。减少摄入的热卡,适度增加有氧运动量,使体重指数保持在18.5-22.9[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
。
饮食原则:多吃新鲜的蔬菜和瓜果,适当多吃禽蛋白质高的食物如:鱼、虾,可利用醋糖、芝麻酱、香料来增加食物的味道,可加蒜、葱、胡椒等来变换风味和口味。
3、限制饮酒与咖啡,提倡戒烟提倡不饮或少饮酒与咖啡,不酗酒、每日饮酒量应≤1两白酒(酒精30克的量),提倡不吸烟。烟为黄泉路,酒为断魂桥。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建议不要饮酒,要饮就喝红葡萄酒,每日不超过50-100ml,因为红葡萄的皮上有“逆转醇”,它可以抗衰老,还是氧化剂。
4、合理膳食,吃的恰当,身体健康,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喝牛奶,每日所吃脂肪的热量<30%总热量,饱和脂肪<10%(高血压患者<7%)。
5、增加及保持适量有氧运动:学会一种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方法:散步、慢跑、倒退行、骑车、游泳、太极拳、有氧舞,跳绳、爬山、踢踢毽,形式自便。保持理想体重,通常掌握:“三、五、七”是很安全的。
6、松驰与应急训练,对容易激动的病人,指导其保持平静的心境,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7、心理平衡指导:情绪激动常常是诱发急性心血管病和脑卒中的因素,尽量避免过累、紧张、激动、焦虑、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宽松、宁静、愉快的心情。
6、高血压药物治疗:
1、高血压患者什么时候需要药物治疗?
高血压初步诊断后,应立即采取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高危患者应立即启动降压药治疗。中危、低危患者经非药物治疗1-3个月后,血压仍旧不能控制,推荐或考虑启动降压药治疗。
2、血压达标的时间:
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推荐尽早血压达标,并坚持长期达标。治疗2-4周需要到医院就诊评估血压是否达标,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3、高血压药物治疗策略:
(1)高危、很高危或3级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开始降压药物治疗。
(2)2级高血压患者,应考虑开始药物治疗;
(3)1级高血压患者,可在生活方式干预数周后,血压仍≥140/90 mmHg时,再开始降压药物治疗。
4、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1)坚持长期治疗原则:一般来说,高血压病人需要终身服药。
(2)不要自行乱服药:每一位患者的治疗方法、药物选用及剂量都应根据患者病情决定。
(3)定期监测血压;停药和换药,要经过医师的指导。
总结:
高血压是慢性病,它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只要早期预防就可以防止和延缓高血压病的发生;只有及时发现,长期、规则的治疗,积极保持和改善生活方式,合理规范用药,才能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