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支气管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古籍中无“支气管肺癌”病名,从其发病及临床特征分析,属中医“肺积”、“息贲”、“息积”等范畴。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即记载有“肺之积,名曰息贲”,《圣济总录》予以解释说:“积气在右胁下,复大如杯者,肺积也;气上贲冲,息有所妨,名曰息贲”,从病机上阐释了“积气在右胁下”故成肺积;而症状表现上有“气上贲冲”,故名息贲。《圣济总录》还指出“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所以然者,肺主气、外合于皮毛,今肺气留积,故有寒热喘咳肺壅之病”,与肺癌晚期病人肺不张合并肺部感染或阻塞性肺炎症状颇为相似。此外,《素问.奇病论》中记载有“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证治准绳?杂病》中对此解释说“息积,乃气息痞滞于胁下,不在藏府荣卫之间,积久形成,气不干胃,故不妨食”,实际上是将该病定位于呼吸道而与消化道疾病相鉴别,指出其病机是“气息痞滞于胁下”。《杂病源流犀烛》中指出“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得通,为痰,为食,为血,皆得与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医学入门》中也说“(结)块乃痰与食积、死血、有形之物而成积聚症瘕”,二者大大丰富了肺癌的病因病机学说,指出气道“结块”与痰凝、食积、死血、有形之物的壅滞有关,从而提高了人们对该病的认识。不过,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孙师认为,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古人对肺癌的认识尚不深刻和完整,肺癌与普通呼吸道疾病大不相同,如仅按常规认识予以化痰、消积、活血、导滞,治疗效果难称满意,其病机有自身的特殊性。
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及临床观察结果,认为肿瘤多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肿瘤是细胞异常增殖的结果,虽与正常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有差异,但都为人体“气血滋养”而成,非自外而生;2、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低、增殖迅速,主要内因在于癌基因被激活而抑癌基因受到抑制;因为癌基因属于生长基因,抑癌基因属于生长抑制基因,参考中医“生、长、化、收、藏”或“生、长、壮、老、已”的理论予以归纳,则癌基因占据“生发、成长”之性,而具有“收藏、敛抑”之性的抑癌基因被弱化或去功能化,导致肿瘤细胞似乎总处于“青春发育期”;3、肿瘤细胞代谢旺盛,其生长、增殖是一个高耗能与产热的过程;4、肿瘤组织血管丰富、血液供应充分,与正常组织相比,属“气血壅盛”之所。因此,归纳而言,肿瘤组织是一个“气血壅盛”的“生发”之所、属热毒积聚的有形之物――反观被现代医学证实具有抗肿瘤特性的中草药多具清热解毒之性,似与此相佐证;而回到病机上讲,则从正常细胞到肿瘤细胞的跃迁,实有一个内部“积聚热毒”而不断“生发”的过程。
肺癌除具有上述肿瘤的普遍特点外,其发病尚有脏腑自身特点,在于肺为华盖,主气、司呼吸、与天气相通,因此易受外界六淫邪气以及空气污染、粉尘、油烟等毒邪的侵害。风、热、暑、湿、燥、寒均可客肺,而污染的空气、粉尘以及油烟等有害物均可通过呼吸运动侵入气道,导致肺气贲郁、宣肃失司,气血敷布失常,积聚成痰,久之郁而化热,劫灼津液,气血凝结积聚而成肿块。同时,由于肺主通调水道,肺气贲郁、宣肃失司,水液不循常道,留滞于胸腔,可出现悬饮或结胸证。此外,《黄帝内经》曾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不独肺也”,说明人体五脏六腑是一个紧密联系的平衡系统,他脏的病变也可以通过“生克乘侮”而影响到肺的功能,导致肺气失司、气血津液亏损,卫外不固,邪毒自外而侵或自内而生,蕴而化热,最终均可导致气血津液凝结而成形。随着肿块“耗气夺血”式地积聚成长,各个脏腑的气血进一步亏虚,人体遂向恶液质转变,因此晚期肺癌患者临床多见气血亏虚、气阴亏虚甚至阴阳两虚表现。
总之,认为肺癌是一种局部病变、影响全身的疾病:其局部为热毒壅盛,炼液为痰,痰瘀互阻,凝结成块,甚至热腐成痈、血肉腐败;而全身则由于“壮火食气”,气血津液俱损,而呈现气血亏虚、气阴亏虚甚至阴阳两虚,总属本虚标实之证,治当以人为本,以正气为先,固护人体气血津液、守护阴阳,在此基础上辅以解毒攻邪,祛腐生新。
二、辩证施治
由于临床就诊患者多属肺癌晚期或手术、放化疗后,结合上述病因病机及临床经验,将之多归于阴虚内热、气虚痰阻、气血淤滞、肺肾两虚等4个常见的临床证型,认为本病总属本虚标实,治当标本兼顾。其辨证要点和施治方法分述如下:
1、阴虚内热型 热毒内盛、灼伤阴液,出现干咳少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气短胸痛,心烦不眠,或低热盗汗,口干便燥,咽干声哑,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治予滋阴清热,解毒抗癌,方用百合固金汤合千金苇茎汤化裁。
2、气虚痰阻型 肺脾气虚、痰湿内生,出现咳重痰多,胸闷纳呆,神疲乏力,腹胀便溏,四肢沉重,舌胖淡苔白腻,脉滑或滑数。治予益气化痰,解毒抗癌,方用黄芪健中汤化裁。
3、气血瘀滞型 肺失宣肃,气血升降失常,出现咳嗽不畅,痰血暗红,气急胸痛如锥刺,喘憋不得卧,大便秘结,失眠唇暗,舌绛红,有瘀斑,苔薄黄,脉细弦或涩。治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用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化裁。
4、肺肾两虚型 肺病及肾,肺肾两亏,出现咳嗽气短,动则喘促,胸闷腹胀,面色苍白,腰膝酸软,身倦乏力,咳痰无力,肢凉畏寒,自汗,便溏,舌淡胖,苔白或白腻,脉沉细无力。治予滋肺温肾,解毒抗癌,方用麦味地黄丸或参芪地黄汤化裁。
主要辅助用药:解毒抗癌,酌加鼠妇、草河车、白花蛇舌草、金荞麦、露蜂房、土茯苓、半边莲、半枝莲、败酱草、鱼腥草、紫草根等;软坚散结,酌加龟板、鳖甲、炮山甲、川贝、浮海石等;祛瘀生新,予生蒲黄、血余炭、白芷、露蜂房联用;
随证加减:
肺热独盛:酌加大青叶、生石膏等;、肺热津伤:酌加南沙参、天花粉、生地、玄参、石斛、天门冬、知母等;、痰浊阻肺:酌加桔梗、瓜蒌、前胡、葶苈子、杏仁、紫菀、款冬等;、伤络出血:酌加蒲黄炭、仙鹤草、花蕊石、三七粉、白及等;、络阻疼痛:酌加香橼、佛手、苏木、醋莪术、九香虫、丹参等;、气虚自汗:酌加生黄芪、浮小麦、麻黄根等;、肾脏气阴不足:酌加桑螵蛸、炒杜仲、山萸肉、鹿角霜、何首乌、桑椹等;、筋骨失养:加骨碎补、续断;、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酌加天麻、钩藤、草决明、黄芩、炒山栀、炒杜仲平肝潜阳;僵蚕、地龙、全蝎、蜈蚣化痰通络、平肝熄风;、热结肠腑:酌加大黄、火麻仁、郁李仁、番泻叶、肉苁蓉等;、水热结胸:酌加葶苈子、泽泻、猪苓、水红花子、车前子、龙葵、蝼蛄等;、胃气上逆:代赭石、鸡内金、生麦芽联用;、痰热扰胃:橘皮、竹茹、枇杷叶、清半夏联用。
三、典型病例例
患者张某,男,58岁,工人,黑龙江籍。于2004年6月因“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半月”,肺CT示:右上肺占位,肿瘤不除外。随到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支气管镜活检病理明确诊断:右肺磷癌。即行右上肺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尚可,遂予以卡铂+vp16化疗六周期,患者消化道反应II-III度,骨髓抑制I-II度,2005年2月来我科行中医治疗。患者咳嗽、咳痰不利,痰少色白而粘,胸背胀痛,时有恶心、干呕,口咽干燥,饥不欲食,腰膝酸软,虚烦盗汗,大便干燥,舌红绛少苔,脉沉细。中医辨证属阴虚内热型,治拟滋阴清热、抗癌解毒。予百合固金汤合千金苇茎汤化裁,药用:百合30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沙参15克、川贝10克、麦冬10克、杭白芍15克、醋莪术8克、金荞麦15克、芦根30克、桃仁8克、杏仁10克、生苡仁15克、鳖甲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代赭石15克、鸡内金30克、生麦芽30克、香橼15克、黄芩10克、生甘草10克。每2日一剂口服;每天2次,每次80-100ml。以后随证加减,患者症状逐步好转,咳嗽减轻,胸背痛及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精神好转,纳增,随访至今,病情稳定。
例2:患者刘某,女,43岁,河北籍。于2006年1月因“发热、刺激性咳嗽2月”于当地医院诊治,胸部X片:提示右肺癌伴右肺上叶不张。经北京301医院行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诊断:右肺中-高分化腺癌。即行右肺癌切除术,淋巴结转移:4/6,术后患者恢复可,遂予以顺铂+诺维本化疗六周期,患者消化道反应III-IV度,骨髓抑制III度。2008年1月患者因头痛、恶心,在301院外行头颅核磁检查发现头颅转移,复查胸部CT提示双肺内转移。301医院给予头颅放疗25次后,肿瘤缩小不明显,来我科行中医治疗。患者咳嗽气短,咯少量黄粘痰,动则喘促、自汗,腰膝酸软,身倦乏力,肢凉畏寒,舌淡胖,苔黄腻,脉沉细无力。中医辨证属肺肾两虚型,兼有痰热蕴肺,治拟补益肺肾,清热化痰,解毒抗癌。予参芪地黄汤合千金苇茎汤化裁,药用:生黄芪30克、党参15克、炒白术15克、熟地10克、山萸肉10克、黄精15克、桔梗10克、川贝10克、金荞麦15克、芦根30克、桃仁8克、杏仁10克、生苡仁15克、全蝎5克、僵蚕10克、鼠妇10克、炮山甲10克、鳖甲15克、草河车15克、代赭石15克、鸡内金30克、生麦芽30克、生甘草10克。每2日一剂口服;每天2次,每次60-70ml。以后随证加减,患者症状逐步好转,咳嗽减轻,体力基本恢复,目前仍坚持口服中药,病情稳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