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便秘,首先要明确一点,中西医有着从不同角度解释,但并不矛盾的定义。中医认为便秘是指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便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的病证。便秘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也可出现于各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现代医学认为便秘并不是病名,只是消化道多种疾病因素形成的原发性或继发性排便障碍的一类症候群。可由各种原因导致肠道运输功能降低或粪便输出通道受阻引起。亦称之为排便障碍。
罗马II标准是当今公认的诊断便秘的标准。慢性便秘限定病程至少一年,需排除肠道本身和全身器质性病因以及其他因素导致的便秘,并符合以下标准:在过去的12个月中,持续或累积至少12周有以下2个或2个以上症状:①1/4时间排便费力;②1/4时间粪便成团块状或坚硬;③>1/4时间排便不尽感;④>1/4时间肛门有阻塞感或排出困难;⑤>1/4时间排便时需用物协助(支持盆底肌障碍);⑥每周排便<3次。
关于便秘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古代医家、医籍有着许多有价值的论述、探讨。经典古籍《黄帝内经》中称便秘为“后不利”,认为它的形成与脾胃受寒、肠中有热有关。元代的著名医学家朱丹溪则认为便秘是由于血少,或肠胃受风所致。《医学心悟・大便不通》将便秘分为“实闭、虚闭、热闭、冷闭”四种类型,并分别列出各类的症状、治法及方药,对临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排便困难常见由于粪便在结肠内运时延长,排出十分费力,或伴随肛门疼痛,坠胀,肛门排便不净感,或需经常手法助便等痛苦表现。按病理可分为:功能型便秘和器质性便秘。前者常可由神经精神因素、肠道紧张性降低、肠道运输机能失调、化学药品中毒引起;后者包括肠道狭窄、出口梗阻等。按成因常分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出口处梗阻型便秘。前者多为全结肠或部分段结肠蠕动过缓所致;后者常因肛门及直肠周围的括约肌群过紧或痉挛,导致大便排出困难。
近些年针对便秘,现代医学推出了新的辅助检查方法:结肠运输试验、直肠排粪造影。前者是一种标志物法,观察在(3-5天)无通便药物影响的条件下,标志物通过结肠的情况。当服下两粒装有20个标记物的胶囊后,每24个小时在X射线下拍腹部平片一次,一般连续拍3或5天。结肠功能正常者检查最后一天,应排出80%以上的标记物,即使有残留的标记物,也只能少量存在于乙状结肠和直肠远端。若最后一天结肠中仍分散存留>5-10个标记物时,提示结肠运输缓慢。此外还可以通过分析标记物位置,辅助确定结肠受阻的部位。后者是患者钡剂灌肠后嘱其做静止、提肛、排便动作,拍摄包括粘膜相在内的4个造影相。从而帮助临床医生分析由肛门及直肠周围组织病变导致便秘的原因。
中医认为便秘与大便形成的过程有关。饮食入胃,经过脾胃运化其精微,吸收其精华后,所生糟粕由大肠传送而出,继而形成大便。由此可见,便秘的成因往往与燥热内结、气滞不行、气虚传送无力、血虚肠道干涩等很多因素有关。
中医对便秘的认识和治疗历史悠久,注重整体辨证。无论是大肠传导失常还是大肠津液匮乏,均与人体五脏六腑、气血阴阳、寒热虚实的变化密切相关。往往针对便秘的成因,治疗从平衡调理着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