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原称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症,是主要发生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一种致盲性视网膜疾病。近年,随着我国新生儿医学的蓬勃发展,早产儿存活率明显提高,ROP发病率也呈现逐步增高趋势,已经成为我国儿童致盲的主要因素,值得高度注意。
ROP是可治的,90%以上ROP患儿都可通过治疗保住视力,其前提是积极筛查早期发现。目前发达国家的ROP治愈率已经达到95%以上,美国每年因ROP致盲的孩子仅几百例,其发病率仅是我国的百分之一。因此,如何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的ROP防治水平,是关乎我国早产儿的整体生存质量和社会家庭和谐稳定的大问题,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早产儿父母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一、为什么早产宝宝会发生ROP?
如果把眼睛比作一架照相机,视网膜就犹如感光的底片。早产儿实际相当于提前脱离母体的胚胎,此时其眼球结构尚未发育完善,眼底视网膜血管的发育未成熟。脱离母体后,由于外界环境与宫内的差异,尤其是视网膜氧含量的差别,视网膜血管的发育有可能出现异常,形成新生血管的增殖,导致视网膜病变的形成,如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至视网膜脱离并最终失明。足月儿由于视网膜血管已发育完成,不会出现这一疾病。
二、早产宝宝发生ROP的风险有多大?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绝大多数见于胎龄少于32周、体重不足1600g的早产儿,各国报道发病率不一。美国多中心ROP研究小组调查4099例出生体重<1251g早产儿,有65.8%发生ROP,2237例出生体重<1000g中发生率81.6%,3821例胎龄<32周的早产儿68.5%发生ROP。台湾报道早产儿ROP发病率为19.79%,国内郭异珍报道149例极低出生体重儿40%发生ROP,500~750g的早产儿中86%发生ROP。罗亮报道早产儿ROP发生率为21.6%。八一儿童医院报道1675例早产儿中ROP发病率为11.6%。总的看来,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ROP的发病率越高。
三、什么样的早产宝宝容易患ROP?
目前研究显示,ROP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其中以低出生体重、胎龄为最主要的因素。其他危险因素如吸氧、念珠菌血症、脑室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多巴胺应用、光照、输血、维生素 E 缺乏、人种、类固醇激素的应用等。总体上讲,胎龄体重越小,病情越重,并发症越多的早产儿,越容易罹患ROP。
四、ROP纯粹是吸氧造成的吗?
由于媒体的片面宣传,很多家长认为早产宝宝发生ROP就是吸氧造成的。其实,这一观点是不全面的。ROP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即使完全不吸氧,亦可能发生ROP。吸入高浓度的氧气被一度认为是引起ROP的主要因素,直至60年代该种观点才被纠正,认为组织相对缺氧才是关键因素。组织相对缺氧可在体内通过一系列反应,转化为氧自由基,对酶蛋白、脂蛋白等造成毒性损害,而早产儿抗氧化系统存在缺陷,使组织内抗氧化防御机制无法同步解毒,从而造成组织损害,刺激新生血管生成。由于氧疗不仅与ROP有关,还与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关系密切,故正确合理的氧疗才是保护早产宝宝健康成长的关键。
五、早产宝宝应怎样避免ROP导致的失明?
ROP如果发展到一定程度,将出现视网膜脱离并最终失明。要避免这一严重后果的发生,关键在于及时的筛查和治疗。国际上一般将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或胎龄小于32周的所有早产儿,不管是否吸过氧都被列为筛查对象,对出生体重在1500-2000克或胎龄在32-34周的早产儿,如吸过氧或有严重合并症者,也列为筛查对象。近年我国有部分发生ROP失明的病例出生体重在1700- 2000克,我国卫生部将ROP筛查指征定为:出生体重小于2000克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就是说出生体重小于2000克的所有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都被列为筛查对象。对于出生体重在2000g以上,并且有吸氧、病重等高危因素的,有条件也应进行筛查。
一般在生后4-6周或纠正胎龄32-34周时进行第一次筛查。此后根据第一次检查结果确定复查频次:①双眼无病变或仅有I期病变,隔周复查一次,直到视网膜血管长到锯齿缘为止;②如有II期病变或阈值前病变或Rush病变,每周复查一次,直至病变完全退行;③若出现III期病变,每周复查2-3次;④如达到阈值水平,在诊断后72小时内进行激光治疗。这样既能保证阈值ROP患儿得到及时治疗,又可减少不必要的检查次数,保证维持较高的筛查有效性。
六、宝宝眼底筛查的手段有哪些?
目前眼底筛查的手段包括直接眼底镜、间接眼底镜和RET-CAM眼底照相机。直接眼底镜视野窄,分辨率低,容易漏诊,已被淘汰。RetCam数字视网膜照相机可观察并准确记录婴幼儿视网膜图像,但设备造价较高,目前全球仅数十台。其配备的视角范围可达130度的ROP镜头,可克服传统双目间接眼底镜的很多缺点,应用于ROP筛查和诊断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需时短、刺激小、可视范围广、分辨率高、记录准确、不引起角膜并发症等优点。且可保存患儿资料进行连续观察并远程会诊,是眼底筛查的一大革命。
七、宝宝患了ROP怎么治疗?
ROP的治疗方法包括激光、冷凝、药物及玻璃体切除、巩膜环扎术等。激光手术是目前治疗ROP的最佳手段,具有直接针对病变视网膜、定位准确、眼内出血的发生率较低、治疗过程简单、脉络膜视网膜损伤较轻、术后近视及散光的发生率低等优势。其治疗成功率已达95%左右。
激光有氩离子(Ar)激光和二极管激光两种。氩离子(Ar)激光属蓝绿光,易被眼球的其它结构吸收而引起严重并发症,如角膜混浊、术后白内障等。国外现多主张用二极管激光治疗,二极管激光属红光或红外光,穿透性强,不易被屈光间质吸收,并发症少。
激光治疗ROP的并发症包括角膜及虹膜热损伤、虹膜萎缩、晶状体混浊、低眼压、青光眼、新生血管形成、继发性白内障等。
如激光治疗仍未控制病变进展,可进行抗VEGF抗体玻璃体注射或玻璃体切除术。
八、我们在早产儿ROP防治方面的优势
我院是国内最早关注ROP防治的单位之一,先后投入巨资购置了国际最先进的Ret-Cam 2眼底成像系统及法国532nm及830nm眼底激光治疗仪。使用Ret-Cam 2眼底成像系统筛查早产宝宝眼底,具有快捷、广角、可留存资料、诊断率高等优势,目前已完成早产儿眼底筛查逾万人次,无一例漏诊。且在国内最先开展依托NICU监护条件的床边ROP激光治疗技术,治疗时最小体重仅800g,有效保证了治疗的及时和安全性。目前已完成早产儿ROP治疗仅百例,治疗成功率超过95%,无一例失明。治疗效果居国内前列,是北京市唯一一家可在NICU内床边开展ROP治疗的单位。治疗患儿来源于北京、河北、天津、山东、山西、河南、辽宁等地。2010年度在卫生部组织的早产儿用氧及ROP防治专项飞行检查中,我院总分列国内16家知名NICU之首,提示我院早产儿ROP的防治水平已居国内领先水平。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齐鲁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我科事迹进行了广泛报道。我们将以精湛的技术和热忱的服务,为早产宝宝光明的未来保驾护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