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病。通过携带血友病遗传基因的女性遗传,发病于其男孩的达半数。关节内出血是血友病最常见的,好发于膝关节,约占总病例数的2/3。关节内反复出血后,导致关节退行性变,称为血友病性关节炎。
1、病因分型
按缺乏因子的不同,分为A型(第VIII因子缺乏),B型(第IX因子缺乏)和C型(第XI因子缺乏)。
A和B型为X性染色体隐性遗传,仅男性发病,女性为携带者,有明显的骨与关节出血倾向。
C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男女均可发病,此型病例少见,出血较轻,罕有骨与关节受累。
2、病理
血友病性关节炎早期只是关节内出血,休息后缓慢吸收,再度反复出血后,由于含铁血黄素的逐渐沉积,滑膜染成褐色或红褐色,随后绒毛增生,软骨表面失去光泽性.最后导致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与滑膜的纤维性增厚。
3、临床表现
根据凝血因子的缺乏多少,临床表现分为重症,中度与轻症三等。凝血因子少于正常值的l%以下者为重症,出生后1年左右就可发生关节内出血,学龄以前约90%以上出现异常出血;凝血因子在5%以内者为中度,有时出血,但出血频度较前者少;凝血因子在5~25%者为轻症,几乎见不到自发出血,而仅在创伤或拔牙时有异常出血。因而在婴幼儿时期注意不到有出血因素,而到学龄时期才约半数见有出血难止的历史.凝血因子在70~100%者为正常。
血友病性关节炎主要是在整个儿童时期表现为关节内反复出血,重症者在开始走路时就见有关节内出血,主要以膝关节为最多,其次为踝、肘、肩和髋。本病分为三期:第一期为出血期,关节内突然急性出血伴有剧痛,关节明显肿胀,局部皮肤温度增高,压痛明显,运动受限,关节呈保护性僵直状态。
有时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易误诊为化脓性关节炎,甚至误行穿刺或切开,造成致命危险。血肿吸收缓慢,约需3~6周。第二期为炎症期,由于关节内反复出血、关节囊及滑膜增厚,继发关节肿胀,运动受限,伴有摩擦音。第三期为退变期,关节运动严重受限,肌肉萎缩,往往出现屈曲挛缩畸形,甚至严重病残。
4、诊断
(1)家族遗传史
(2)既往的出血发病史
(3)临床的表现
(4)凝血时间延长等化验检查结果
(5)注意的是应避免活检,因易于引起再度出血。
5、预防和治疗
患儿不宜参加剧烈的运动并应防止外伤。对于急性期关节血肿应采取积极措施,以防止日后发生并发症。
主要有以下几点:
(1)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2)冰敷,应用夹板固定。
(3)输新鲜血或成分血,以提高抗凝物质。对于B、C两型的病人可输储存两周的全血或血浆。
(4)注入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减少炎性反应。
(5)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酶有助于血肿的吸收。
针对晚期的关节的挛缩畸形,可以轻度的进行持续的皮牵引。若必需作矫形手术,应该在术前、术中和术后补充凝血因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