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肝脏疾病。尽管丙肝在欧美及日本知名度很高,但在中国丙肝的知名度要明显低于甲肝和乙肝。很多人包括患者对丙肝认识不足,甚至存在一些误解,延误治疗。
一般来说,乙肝患者肝功能正常是不需要抗病毒治疗。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抗病毒疗效不佳。但丙肝与乙肝不一样。根据国际医学界最新的研究,即使丙肝患者转氨酶水平正常,仍可能发展成肝硬化、肝癌。同时研究表明,肝功能正常丙肝患者抗病毒疗效与肝功能异常患者疗效是一致的。故无论病人有无症状,无论转氨酶是否正常,只要丙肝抗体及丙肝RNA阳性,就应尽快抗病毒治疗,不宜拖延。
急性乙肝由于90%以上都会痊愈,故不主张抗病毒治疗。但急性丙肝慢性化率很高,约75%-80%的急性丙肝会转为慢性丙肝。故急性丙肝应积极抗病毒治疗,疗程在12-24周左右。
干扰素是治疗丙肝的首选药物,但临床实践证实单用该药疗效明显逊于联合用药,故目前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已成为丙肝抗病毒治疗的标准方案,可以有效清除丙肝病毒,大约70%患者可以治愈。但干扰素副作用较多,可引起流感样症状、血细胞减少、精神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损害等。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应密切注意药物毒副作用。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干扰素应减量或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