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阿姨年逾60,因患白内障在其他医院进行了白内障摘除术,术后一度视力恢复很好,但好景不长,手术后3天原本清晰的视力又开始模糊,而且还伴有干涩、异物感、甚至还有些怕光和疼痛
经检查,发现她手术眼白内障清除得很干净,人工晶状体位置、透明度都非常好,但是矫正视力只有0.2。于是笔者详细询问了钟阿姨的全身病史,得知她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十多年,最近该病控制得并不好。经进一步详细的专科检查,发现钟阿姨患有干眼病、葡萄膜炎,这些眼病和类风湿关节炎都有着密切关系,而且就是导致白内障术后视力不佳的元凶。
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它在全身许多器官系统都可以有病理改变,眼睛也不例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白内障与正常人所患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有所不同,它出现时间较早,并且进展速度较快,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类风关相关的眼部炎症、为了控制类风关患者的眼部和全身疾病而使用激素类药物等等。类风关引起的眼部改变主要有干眼病、巩膜炎、角膜基质炎、硬化性角膜炎、角膜溃疡、白内障、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斜视等等。眼科医生在为这种病人施行手术前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
对于类风关患者,白内障的手术时机以及手术前后药物的使用是十分讲究的,对于尚未明显影响视力的白内障可暂不手术;当眼部存在未控制的干眼病、活动性炎症如葡萄膜炎时,不应进行手术,需待药物将炎症控制后再进行。术中操作要轻柔、白内障清除要彻底。术后需加强用药控制术后反应、术后干眼,同时也要注意眼压升高等药物不良反应。
值得强调的是,类风湿关节炎是其病根所在,控制类风关的病情是治疗相关眼病的前提。另外,类风关的某些药物对视网膜有一定的毒性,会影响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所以对于一些眼底尚没有出现异常的患者,经常的眼科检查是非常必要的,一旦发现早期药物相关性视网膜病变,眼科治疗的同时,建议请类风关专科医生帮助调整治疗药物方案,争取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视力不受进一步损害。
总之,类风关患者的白内障摘除,除了要求医生要有娴熟的手术技巧,同时也要注意类风关控制的情况;术前术后要注意施以必须的药物,为术眼创造一个良好、稳定的状态。这样才能完美的治愈类风关患者的白内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