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HBV )是一个重大的全球性的健康问题[1]。现有的抗HBV药物治疗HBsAg的转阴率均不高,本文通过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慢性乙肝进行治疗,观察HBsAg转阴病例的临床特点,并就影响HBsAg转阴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05年1月-2008 年12 月期间所有住院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ug,一次/每周)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共计84例,诊断均符合2005年12月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经过调查整理,删除治疗丢失或不完整以及依从性差的患者,最终共计61例患者入资料库,抗病毒疗程均为1年,其中发生HBsAg转阴5例(8.2%),未发生HBsAg转阴56例。
二、研究方法
(一)采用含有30条项目的自制调查表。调查表包含临床症状(乏力、纳差等)、影响因素(包含年龄、性别、家族史、抗病毒史、HBsAg阳性病史、肝功能异常史等)、实验室指标情况(HBVM滴度、HBV DNA滴度、CD4、CD4/CD8等)、治疗情况(剂量、疗程、临床及实验室转归等)四个方面,临床使用中具较好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
(二)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采用微粒体酶免疫分析法检测(美国雅培公司提供Abbott 试剂); HBV DNA定量检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罗氏公司提供试剂)检测病毒定量,根据外参照标准曲线判断结果, < 103 拷贝/ ml 判为阴性结果,采用求对数平均值的方法计算HBV DNA 的平均拷贝数(copies/ml) ;HBV基因分型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试剂盒,检测方法按说明书进行,CD4计数用FACS Calibur型流式细胞仪,采用Mutiset自动软件进行结果分析。
三、随访和统计
入选的61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资料输入Excel库,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逐个随访,了解患者治疗前后的HBVM滴度、HBV DNA滴度、CD4,CD8绝对计数、抗病毒治疗的副作用情况、病情转归等。随访得出补充资料,完善Excel资料库。录入数据至SPSS 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相关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
结果
一、性别比和年龄构成
HBsAg转阴组患者男女之比为1.5:1, HBsAg未转阴组患者男女之比为1.57:1;两组性别构成比无显著差异(P>0.05)。
HBsAg转阴组的最大年龄为32岁,最小14岁,平均年龄为25.5岁(25.5±7.5岁)。HBsAg未转阴组的最大年龄为47岁,最小为20岁,平均年龄为35.7岁(35.7±8.3岁),HBsAg转阴组与HBsAg未转阴组患者年龄比较结果P<0.05,差别有显著性,故认为HBsAg转阴组年龄较HBsAg未转阴组年轻。
二、HBV基因型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发生HBsAg转阴的关系
将转阴组5个病例及抽取未转阴组20个病例的预留血清行HBV基因型检测,见表1。
表1 基因型与HBsAg转阴的关系
基因分型
N
平均年龄(岁)
病毒载量(copies/ml)
转阴
未转阴
转阴率
B
14
29.2±5. 0
5.7±2.1×105
5
9
35.7%
C
11
38.5±6.2
4.2±1.1×107
0
11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