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有朋友问询,自家宝宝喝牛奶过敏,有人推荐喝羊奶,可以么?这个问题要讲清楚,就需要从牛奶蛋白过敏的机理上加以说明,太深奥的文字与符号,不需要家属都理解,但是需要家属有耐心看完这篇短文。
首先说说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生率和表现。大多数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是在生后1月龄内发病的,一般都有二种或更多临床表现,包括呕吐(食入后最快1-2h)和腹泻(食入后2-6h),以及口腔过敏综合征、腹痛(哭吵)、便血、生长发育迟缓、皮肤改变(湿疹、荨麻疹、皮疹、干燥、瘙痒、红斑、水肿等)、咳喘、鼻炎....可以说,大多数家属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只是程度轻重不同而已。有的儿童过敏症状轻微持续时间短,有的则严重、持续时间长。
牛奶蛋白过敏(CMPA)是指人体对一种或几种牛奶蛋白质(CMP)发生免疫学反应,发生率2-7.5%。CMPA可由IgE介导,也可由非IgE介导,两者在表现、预后上会有些差异。
IgE介导的CMPA主要表现为特应性皮炎(AD),一岁以内CMPA的患儿AD发生率40-50%。如果特应性皮炎的患儿持续存在CMPA,将来发生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几率非常高。这类患儿更容易检测到特异性IgE(所谓IgE阳性),而IgE阴性的CMPA患儿则更容易发展成为对多种食物过敏。
“IgE介导”是免疫学概念,过程比较复杂,家属可以不去深究。大家只要记住,CMPA的患儿可以进行血清总IgE和牛奶特异性IgE检测,但因检测方法、试剂、患儿免疫状态、食物药物影响等因素,其结果不能作为直接诊断依据。诊断CMPA的金标准是膳食回避和食物激发试验。至于检查如何进行,这是医生的专业,大家不必太纠结。
回到主题,家属遇到自己的孩子存在牛奶蛋白过敏,如何处理呢?是不是不吃牛奶或改吃羊奶就行呢?
首先,确诊有CMPA的患儿,应该继续吃奶。因为一岁以内还是因该以奶为主。遇到此类问题的家长常常是因为没有母乳或母乳不足,才选择人工喂养或者混合喂养。怀疑CMPA的患儿那就需要更换奶粉,更换为水解配方的奶粉。这类奶粉分两种,即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pHF)、完全水解蛋白配方奶(eHF),当然现在还有氨基酸配方奶(AAF),其实也属于更彻底的水解配方奶。对于发生CMPA高风险的婴儿可以长期口服pHF,因为研究证明这类奶粉能够诱导免疫口服耐受,实际上就是预防发生CMPA;对于确诊存在CMPA的患儿,根据患儿发生CMPA的临床表现、体征判断过敏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至于实施方案,均有相应的标准,医生可以把握。
其次,确诊有CMPA的患儿更换豆奶粉、羊奶粉合适么?回答是:不合适!为什么不合适呢?因为对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可能对大豆蛋白过敏,任何未被改良的哺乳动物奶及其制品仍可能对CMPA的患儿产生过敏反应,而且未被改良的其他奶制品或豆奶不能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最后,提醒大家的就是,对于疑似轻、中度CMPA的患儿,就应该进行膳食回避,同时给予有治疗作用的水解配方奶喂养。所谓膳食回避是指避免进食部分食物,包括辅食。作为治疗性配方奶首选eHF(完全水解配方奶),AFF的应用指征:(1)婴儿拒食eHF,但接受AAF(2)eHF应用2-4周症状不改善(3)个人的信价比更倾向于AFF。毕竟这些奶粉虽好,但不便宜啊!
希望大家对牛奶蛋白过敏有一定了解,在以后的就诊过程中,能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