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是血管发育畸形,大致分为草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由于血管瘤范围广泛、形态不规则、手术彻底切除率低,故而大多血管瘤倾向于非手术治疗。在非手术治疗中,硬化治疗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所谓硬化剂是指可引起不可逆性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最终导致血管纤维化、使血管腔闭塞的化学制剂。硬化治疗血管瘤,指把硬化剂注射到瘤体,硬化剂对血管瘤的异常内皮细胞具有破坏作用,诱发内皮细胞坏死、血栓形成、机化吸收等。硬化剂的种类繁多,最早包括:高渗盐水、高糖、尿素、消痔灵等,但是疗效一般短暂易复发,后来又应用平阳霉素,平阳霉素属于化疗药物,可破坏内皮细胞,但是大剂量反复应用可导致局部皮肤坏死、患儿生长缓慢等副作用。目前常用的是聚桂醇,聚桂醇可按1:2和空气混合成泡沫,以增大接触面积推移血液,破坏内皮细胞,或者是在血管周围组织诱发纤维组织增生和压迫血管壁达到闭合血管目的,少见面颊潮红、过敏以及胸闷呼吸困难,剂量控制在20ml 范围内,一般是安全的。
理想的硬化剂应具备的条件:(1)无全身毒性;(2)在一定的阈限浓度之上才起作用,可通过稀释,准确地控制硬化效果;(3)与内皮细胞接触一定时间后才起作用,以致于对于血流淤滞的区域相对更为有效,而对于血流快速的深静脉相对更加安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郑家伟(4)不引起过敏反应;(5)对最粗大的血管也具有足够的硬化作用,但溢出血管外时不引起局部组织损伤;(6)不发生皮肤色素斑或瘢痕;(7)不发生毛细管扩张性血管丛生;(8)完全溶于生理盐水;(9)注射时无痛;(10)价格低廉。
遗憾的是,符合上述条件的理想硬化剂是不存在的。清洁剂类硬化剂如十四烷基硫酸钠和聚多卡醇(聚桂醇)长期以来被公认为是首选的硬化剂,因为其副作用较小且疗效肯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