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宣传教育,“慢乙肝治疗的关键是抗病毒药”已成为被普遍接受的治疗观念。大部分慢乙肝患者都知道在免疫清除期应接受抗病毒治疗,不过在具体选择用药时又会产生各种疑虑。选了核苷(酸)类似物的羡慕其他患者能停药,选了长效干扰素的担心会出现不良反应。
长效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这两种药物都是经过充分科学研究检验的,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两者的疗效、安全性各具特点,对于慢乙肝患者来说,选择的关键是要适合自己的治疗需求和病情。
长效干扰素的特点是通常疗程固定,实现e抗原转换和表面抗原清除的机会比较大。对于不大能接受长期治疗,期望通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停药的患者,长效干扰素是合适的选择。甚至国外的一些指南,例如NICE指南认为每位慢乙肝患者在初始治疗时都应该选择长效干扰素,这样做的好处是让每位患者争取有停药的机会。不过,这类药物是注射治疗,会有局部和全身的不良反应,尤其治疗费用相对较高,选择是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我国专家对此有更灵活的推荐,由于临床研究结果提示,治疗前转氨酶水平较高、病毒学水平较低的患者,接受长效干扰素α-2a治疗疗效更好,经过48周治疗停药后24周e抗原转换率超过60%,因此,对于这类患者专家一般推荐应该优先选择长效干扰素治疗。
核苷(酸)类似物虽然e抗原转换率与表面抗原清除率较低,但可以在大部分患者中有效抑制HBV DNA的复制,长期治疗也能实现病情的有效控制,而且这类药物总体而言安全性良好,适合绝大部分患者服用。它的缺点在于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一旦停药很容易复发,甚至是病情的快速进展。因此,如果患者年龄比较大,或是愿意接受长期治疗的,比较适合核苷(酸)类似物。不过,要注意的是,核苷(酸)类似物还有一个问题是容易发生耐药,尽量选择抗病毒疗效好同时耐药率比较低的药物,例如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是目前的治疗推荐。另外,虽然核苷(酸)类似物每天的治疗费用较低,不过长期来看这也是不小的花费,在选择时也要做好长远打算。
选择是一时的判断,治疗贵在坚持。不论选择哪种治疗方案,遵从医嘱、规范治疗,才有可能实现预期的疗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