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下午六点,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从心研所导管室传出:一例心脏前降支动脉血管自开口完全闭塞、在外院经过几次介入手术未能开通的严重心绞痛病人,在王禹主任的主刀下,经过右侧冠脉血管―左侧侧枝微小血管,逆行到达闭塞的左冠脉血管远端,逆行开通了已经闭塞了5年多的巨大前降支血管,只应用了一枚支架即完全缓解病人严重的心绞痛症状。这是第一例微创的、成功经对侧逆行微血管开通心脏闭塞血管的病例。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是目前国际上心脏血管再通治疗领域的最后一个未被完全攻克的“堡垒”。逆向技术基本原理是:经过对侧血管,逆向建立轨道,再完全开通已经长期闭塞的心脏血管,目前是国际上最复杂的冠心病微创治疗技术,被称为介入心脏病的“终极技术”。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大的心脏中心能够开展,例数很少。
其显著地优点是:微小创口,病人痛苦很少,恢复很快。开通的血管在应用药物支架时代,可以长期保持通畅,完全缓解病人严重心肌缺血问题。特别适合高龄、伴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者非常年轻的血管闭塞冠心病病人。此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开通闭塞心脏血管的最复杂、技术要求最高的技术。
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王禹主任率领的团队,经过多次观摩国外专家手术、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讲课,并积极、仔细地进行病人和导管室的术前准备,首次独立进行此复杂心脏介入手术,并一次获得成功。使得复杂、高龄冠心病的微创介入治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一年来,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在生病中仍坚持工作的王院士的带领和大师精神的鼓舞下,紧跟国际学术前沿,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努力为复杂、高龄、高危冠心病病人解除病痛。目前,心研所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救治、复杂、高危、高龄冠心病的微创诊治,冠脉左主干病变、冠脉分叉病变、高度钙化-硬化狭窄病变,慢性闭塞病变等复杂冠心病介入诊治技术,迅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近期进行的高钙化冠脉血管旋磨成型技术、及此次成功进行的逆向开通慢性闭塞心脏血管技术,使得心研所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已经全部掌握了目前国际上能够开展的所有技术难度最高的治疗手段。为广大疑难冠心病人带来最新的微小创伤的治疗技术。
国内知名的介入心脏病专家;主要在冠心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有较深造诣;特别是对于复杂、高危的冠状动脉疾病、高龄冠心病、伴呼吸、肾功能障碍等多器官疾病的微创介入诊断、治疗,在国内、国际处于领先水平。成功完成11000余例复杂冠脉疾病的介入治疗;完成近1000例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冠脉综合症病人的急诊接入治疗及综合急诊救治,抢救成功率98%以上。
熟练的掌握:冠脉左主干病变、慢性闭塞病变、高钙化血管旋磨治疗技术、高龄冠心病(最高年龄95岁)、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等高危、复杂等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同时成功完成肾动脉、髂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闭塞的支架再通术及逆向再通800余例。
2004-2005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心脏中心国家教育部高级访问学者,获得欧盟/德国临时行医许可。国内外杂志发表研究论著60余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863课题及北京市首发基金课题多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2、3等奖3项。组织、参与了多项国际、全国课题及全军“九五”,“十五”重点课题研究;完成硕士研究生培养7名,协同培养博士研究生8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