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尿路慢性感染 、 梗阻、 结石、 神经原性疾病、 化学毒物刺激、异物刺激 、 体内激素失调 、 尿路解剖异常、 精神情绪等因素有关。
腺性膀胱炎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移行上皮单纯增生→Brunn's芽→Brunn’s巢→囊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
临床症状:主要临床症状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O A B 症状,血尿,或排尿不尽感、排尿费力等 下 尿 路 症 状 (1ow er urinary tract sym ptom s,L U T S)。
其中:尿频71%,尿痛下腹会阴痛45%,排尿困难43%,肉眼血尿36%。其中镜下血尿(≥+)79%,尿路感染(WBC≥+)67%,抗感染治疗后尿中白细胞消失,镜下血尿及尿频仍持续存在的患者,膀胱镜检及活检常能发现早期腺性膀胱炎。该病虽无特征性,但需重视。
膀胱镜下腺性膀胱炎的分型:乳头状瘤样型;滤泡样或绒毛样水肿型;慢性炎症型;粘膜无显著改变型。
本 组 病 变 部 位 以三 角区、膀胱颈一带为主,可能与该区域容易受慢性感染 的反复刺激或与其解剖特异性有关 。
患者关注:腺性膀胱炎为癌前病变,应密切观察、积极治疗。
早期腺性膀胱炎:去除病因,适当观察(每1-2年镜检),对症治疗。
后期腺性膀胱炎:去除病因,密切观察(每6月-1年镜检),电切,电灼,全膀胱切除。
综上:对于反复抗炎治疗效果不佳的下尿路症状或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建议进一步完善尿流动力学检测及膀胱镜检测,明确诊断从而进一步降低治疗成本和缓解疾患痛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