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约有4000万名丙肝患者,调查显示近年来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2009年报告的丙肝发病人数是2001年的10.56倍。汕大医一附院肝病专家周小辉教授提示:80至90年代接受输血的患者和吸毒者是丙肝发病的高危人群之一,感染了丙肝病毒可能传染给家人,若不及时治疗75%―85%会转为慢性,甚至可能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然而丙肝并不可怕,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治愈丙肝的关键!
丙肝是如何传染的
1、输血及血制品传播: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输血后肝炎70%以上是丙型肝炎。目前输血传播方式已控制,但抗HCV阴性的丙肝携带供血员仍然不能筛除,输血仍有传播丙肝可能,特别是反复输血、血制品者。
2、通过不洁注射、针刺、器官移植、血液透析等传播。
3、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4、性传播:精液和唾液中存在丙肝病毒,丙肝可通过性接触传播。
5、母婴传播:丙肝病毒可通过母亲传染给婴儿,感染几率约10%。
隐形“杀手”―丙肝
丙肝病毒恰似一个行动诡异的隐形“杀手”,发病悄无生息,感染后患者大多无不适感,检查肝功能多为正常,非常容易被忽视,公众对此也认识不足。多数患者在疾病晚期如消化道大出血、腹水等肝硬化表现或者肝癌才发现丙肝。此外可传染给家人,给家人健康带来威胁。遗憾的是目前世界上尚无丙肝疫苗。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庆幸的是目前的抗病毒治疗能够治愈丙肝使患者恢复健康。周小辉教授呼吁:丙肝不可怕,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治愈丙肝的关键。我们将全力为您提供帮助,并提醒以下丙肝高危人群应该尽快进行丙肝抗体检查!
(1)80至90年代接受过输血者和接受器官移植者及使用过血液制品者;另外也包括有献血史者,尤其是献血浆史者
(2)维持血液透析者
(3)共用注射器者
(4)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检查、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
(5)静脉内注射毒品者
(6)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7)感染了丙肝病毒的母亲所生的婴儿
(8)接触过丙肝病毒阳性血液者
(9)不安全性行为者
(10)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进行纹身、针灸、美容(穿耳洞等)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