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1、急性胃炎
2、慢性胃炎
急性胃炎(acutegastritis)
定义:胃粘膜的急性炎症。
内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浅溃疡。
病理:糜烂不超过粘膜肌层;出血在粘膜下(内),无粘膜上皮破坏。
临床特点及诊断:
轻者仅有消化不良的表现。
出血:一般为少量、间歇性、自限性。
大量出血:呕血和黑便。
大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内窥镜检查。
慢性胃炎(chronicgastritis)病理相关概念:
浅表性胃炎~腺体完整
萎缩性胃炎~腺体萎缩
肠腺化生intestinalmetaplasia~胃腺转变成肠腺样
不典型增生dysplasia~中度以上为癌前病变
病因和发病机制
1、Hp―helicobacterpylori最主要病因: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NH3,保持中性环境和损伤上皮细胞;空泡毒素VagA蛋白―损伤上皮细胞;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蛋白―强烈炎症反应;菌体胞壁作为抗原产生免疫反应。
2、自身免疫。
3、其他因素(退行性、NSAID、吸烟、酒癖)。
病理
分类及临床表现:
慢性胃窦炎(B型胃炎):消化不良的表现(酸相关和动力相关)。
慢性胃体炎(A型胃炎):厌食、消瘦、贫血、维生素缺乏和周围神经病变(免疫相关)。
实验室检查及诊断
胃液分析(五肽促胃液素法):
A型无胃酸血清学:
A型~Gastrin、抗壁细胞Ab、内因子、Ab、B12。
B型~可有抗壁细胞Ab胃镜和biopsy―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Hp检测:
侵入性:快速尿素酶试验(首选)、组织学检查(直接观察)、黏膜涂片染色镜检(易漏诊)、微氧环境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用于科研)。
非侵入型:13C/14C-UBT(复查的首选方法)、抗体IgG(不宜作为根除的证实试验)X线检测、Vit-B12吸收试验
治疗
1、根除Hp的治疗。
2、非Hp性胃炎即使查找原因和诱因。
3、饮食调节。
4、酸相关性和动力障碍相关性胃炎的处理。
5、B性胃炎补充B12。
6、肠化和不典型增生者给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