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期正常人的呼吸系统要经历一系列的变更,尤其是呼吸功能的下降。当肺部有病变时,睡眠时的呼吸必将受到更严重的影响。通过对睡眠期的病理生理研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哮喘等疾病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重叠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均为常见病,二者合并存在的机会较多,当二种疾病共存于同一个病人身上时,医学上称之为“重叠综合征”。重叠综合征患者可同时兼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两种疾病的多种表现,所以临床上易造成诊断的复杂性,治疗难度加大。患者常表现有入睡困难,频繁觉醒,晨起头痛明显,有睡眠颠倒现象;没有明确慢支和肺气肿病史,但在很短时间内出现肺心病的表现;在已有肺心病的基础上,短期内病情明显加重,并伴有体重增加、夜间鼾声及呼吸暂停;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频繁发生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等及顽固的高粘血症。
二、睡眠呼吸障碍与支气管哮喘
这里所说的支气管哮喘主要是指夜间哮喘,即指大部分未治疗的
患者在夜间或清晨加重,或者喘息症状只在夜间发生。夜间哮喘不是个别现象,实际上所有哮喘病人在夜间均有气道狭窄倾向。近年来研究表明睡眠与夜间哮喘有一定关系,由于夜间气流减慢,睡眠时气道阻力波动明显,打鼾能使上气道震动并使之痉挛,明显加重夜间气道阻力,诱发夜间哮喘发作。比较典型的夜间哮喘常有以下特点:
1、有明确的哮喘病史;
2、在哮喘发作期内出现;
3、白天也有较明显的哮喘症状;
4、夜间哮喘发作与气温和湿度突变有关;
5、女性患者常于月经前后发作
三、 睡眠呼吸障碍与肺间质疾病
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肺活量减少、肺弹性阻力增加及肺外结构先天异常,其化学驱动迟钝,易发生低通气,当病人入睡后,卧位使得已有肺间质病变的肺活量进一步减少,同时睡眠中换气应答受抑,加之肋间肌和其他辅助呼吸肌群活动减弱会加重低氧血症,且伴有睡眠时血氧饱和度下降及更明显的高碳酸血症。病人由于长期低氧血症、低通气,而引发严重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动脉高压、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呼吸衰竭时,患者显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死腔通气增加,为了增加潮气量,可表现为呼吸急促;同时可伴有明显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症状。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发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许多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及疾病发展都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它直接影响着多种疾病的发展及预后,甚到直接影响到疾病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