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再发性腹痛(RAP)是一种症状突出、体征模糊、病因隐匿的腹部综合症。即发作性的腹痛,每月均有发生、至少连续3个月以上,发作严重时可影响小儿正常的活动,而在发作间歇期,表现正常。
再发性腹痛是儿童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因其反复发作,常规治疗经常得不到理想疗效,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从而成为临床诊治难题。据不完全统计,RAP在国内占腹痛患儿的50%以上。RAP可在学龄前出现,但较少发生在5岁以前及15岁以后,频发于学龄期(10~12岁),在此年龄段的人群发病率为10%~19.25%,女孩与男孩之比为5:3。近年来已初步鉴定了RAP的病因,随着对疾病探讨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的转化,改变了对儿童RAP的诊断和管理。
病因和分类
RAP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在小于2岁的儿童中,RAP常有器质性疾病;而在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则功能性比例增加。
1、器质性RAP:
常见的器质性疾病有:慢性便秘、寄生虫感染、碳水化合物不耐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再发性胰腺炎、上消化道炎症及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嗜酸细胞性胃肠炎、肝胆疾病、肠易激综合症、腹型偏头痛、溶血性贫血、铅中毒等。以胃肠道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为多,占1/3左右。
2、功能性RAP(FAP):
其发病因素包括:
(1)心理因素:RAP患儿有特殊心理学表现,如紧张、压抑、渴望爱护及追求完美等,并可有父母离异、家庭不和、惧怕上学、厌恶某种事物等因素。调查显示RAP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2)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迷走神经功能亢进,导致胃肠平滑肌痉挛,产生腹痛。
(3)内脏感觉高敏学说:RAP患儿痛值较正常儿低,对疼痛刺激敏感性增高。
(4)胃肠动力功能失调:在精神紧张时内源性阿片类物质(β-内啡肽)活性增高,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使胃排空延长,肠推进性蠕动减弱,肛门括约肌张力提高,排便受阻,Oddi括约肌收缩,胆囊及胆管内压增高。
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FAP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内脏高痛觉。患者腹痛的发生可能是由于脑干下行抑制性神经系统异常或抑制性/兴奋性神经调控通路失衡,导致调控外周疼痛感觉的脊髓神经兴奋性异常,痛觉被放大。FAP疼痛可能是一种中枢性疼痛,是由于正常的内调节信号在中枢神经系统放大,而非胃肠道本身的功能异常。痕迹记忆:一次疼痛的刺激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可在中枢神经系统留下一个痕迹,当有害刺激再次作用于同一受体的区域时,可激活脑内对原来疼痛刺激的回忆。
临床表现
1、反复发热、高于38℃;
2、体重下降或不增;
3、生长障碍;
4、腹痛限局且偏离中线;
5、呕血;
6、呕吐胆汁;
7、粪便有血或潜血阳性;
8、贫血;
9、血沉增快;
10、粪便抗胰蛋白酶增高。
治疗及预后
1、器质性RAP的治疗
明确诊断后对因治疗。
2、功能性RAP的治疗
治疗根本在于良好的医患关系基础上的综合治疗,应避免过多的重复检查和滥用抗生素。良好的医患关系包括同情患者、教育患者、确认疾病、反复保证、治疗方案的交流。
(1)心理治疗:首先要获得家长和患儿的信任,认真采集病史、细致的体检、必要的筛查阴性结果,以及耐心的解释,均有助于解除家长和患儿的心理负担。鼓励患儿坚持正常的学习和活动,对已辍学者应鼓励上学。
(2)饮食治疗: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含纤维素食物的摄入,少食易产气食物;乳糖不耐受者可改用无乳糖奶粉。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3)药物对症治疗:酌用解痉药、促胃肠动力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药及三环类抗抑郁药等。
(4)其他:生物反馈治疗、肠微生态制剂和粘膜保护剂、中医中药等。
(5)建立随访制度,及时鉴定警告信号(提示器质性RAP的症状、体征),对任何新出现的情况,应进行再检查诊断。长期随访,既能解除家长和患儿的焦虑,又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检出或除外器质性病变。
3、预后:
功能性RAP有1/3在5年内症状可解除,1/3的患儿症状可持续到成年期,1/3可合并其他症状。但绝大多数不影响正常生活。有类似家族史的男性患儿、初发年龄小于6岁、就诊前病史超过6个月者,预后不理想。而器质性RAP的预后与其原发病有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