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外科门诊,肛周脓肿并不少见,很多家长为此天天往医院跑,排队,挂号,换药,好不容易伤口长好了,过阵子脓肿又复发了,然后又一次切开引流,排队,挂号,换药,周而复始,反复几次,迁延数月,过阵子医生还说形成了肛瘘,要做手术,真是让人抓狂。
顾名思义,肛周脓肿就是长在肛门周围的脓肿,是细菌感染之后,肛周组织坏死、液化之后形成的腔隙。和其它部位的感染病灶一样,肛周脓肿也主要表现为红肿热痛,只是孩子小不会诉说,脓肿位置又隐蔽,大部分脓肿还比较小,很少引起发烧等全身症状,所以不容易被家长发现,往往是孩子大便或者坐着的时候哭闹才引起注意。
肛周脓肿的发病原因还不清楚。2岁以内的孩子,肛周脓肿基本都发生在男孩,有人检测发现1-3月男孩的睾酮水平较高,而1-2月又刚好肛周脓肿发病的一个高峰期,所以也有推测可能和孩子的性激素水平有关。2岁以上的肛周脓肿性别倾向不那么明显,而且有些是继发于克罗恩病。
上面说的这些发病因素都是人为无法改变的,所以也没什么好办法预防,但临床上发现不少孩子都是腹泻之后发病的,所以也不除外大便污染刺激肛门诱发,至于肛裂能否诱发目前也不清楚,但保持良好饮食和排便习惯,避免腹泻和便秘,做好肛周的清洁总不会错的。小婴儿的皮肤很娇嫩,为避免摩擦损伤诱发感染,擦拭肛门的时候也尽量用柔软无刺激的湿巾。
肛周脓肿大小不一,小的只有米粒大小,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破溃痊愈都有可能,大的如核桃大小的也有,甚至导致整个臀部红肿,需要住院治疗。90%的肛周脓肿都是1处或2处,如果把肛门看作一个时钟,脓肿主要发生在3点和9点的位置,大约占了70%,正是因为这个病很小,国内外的研究得不够深入,跟发病机制不明确一样,它的治疗方法也有一些争议。
根据外科的治疗原则,脓肿只要表面泛白,看得到脓液,脓腔软化摸起来有波动感,就应该切开引流,把脓液排出来才好得快,绝大部分脓肿都是这样处理的,包括肛周脓肿。但肛周脓肿做切开引流之后确实存在较高的复发率(约1/3),也有很多会形成肛瘘(约1/5~1/3),也就是脓腔外口和肛管之间形成了一个慢性炎性瘘管。
但在2007年,美国《儿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认为1岁以内的肛周脓肿和其它年龄段的肛周脓肿性质不同,根据两个医学中心的病例总结,发现1岁内的肛周脓肿只进行肛周护理和抗感染治疗,后期发生肛瘘的比例远低于做切开引流的孩子,加用了抗生素的孩子发生肛瘘的比例更低。这个结论打破了大家的常识,所以很快就有人提出了异议,认为这是回顾性研究,不是随机分组,而且没有记录脓肿的大小,也许医生对大的脓肿采取了切开引流,对小脓肿采取了保守治疗,脓肿大小不一样并发肛瘘的机率自然也不一样。
事实也是,大部分研究的结论都和那篇的结论不同,比如在2011年《国际小儿外科杂志》上另外一篇文章认为,切开引流和保守治疗两种方法的复发率和肛瘘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而且前者的发生率更低。至于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很多研究的结论也不一样,有的说抗生素可以降低复发和肛瘘形成的概率,但也有研究认为使用抗生素不能减少肛瘘的发生。总体而言,对于肛周脓肿的治疗,切还是不切,抗生素的作用都是有争议的。
在临床实际中,对于比较小的,液化不完全的脓肿,大部分医生也是采取保守治疗,包括肛周的清洁护理,也可以便后用高锰酸钾液坐浴,部分医生也会建议口服抗生素,有一些就慢慢痊愈了。但对于慢慢增大,液化明显了,比如看到了脓液,摸起来有波动感的脓肿,大部分医生也会建议切开引流,抛开复发、肛瘘这样的问题,切开虽然对孩子有些痛苦,但切开后把脓液放干净了,也可以缓解局部的炎症刺激,减轻孩子的痛苦。对于年龄比较小,又有发烧这样的全身症状的病人,很多都会收入住院治疗。
因为位置靠近肛门,伤口很容易被粪便污染,所以切开后同样要加强伤口的护理,及时清洗,保持干燥很重要,对于脓肿复发的病人,处理原则和第一次发病的差不多。对于形成肛瘘的,也不是没有自愈的机会,有文章说自愈率约1/6,但平均都要5个多月,如果久不愈合,就行瘘管切开(包括挂线)或瘘管切除手术。好消息是儿童的肛瘘大部分为简单型,没有成人的那么复杂,预后比较好,基本不影响肛门功能。大于2岁的孩子的肛周脓肿,治疗方法和成人的肛周脓肿差不多,以切开引流为主,但需要警惕是否继发于其它免疫性疾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