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急剧增长,并且快速年轻化。有的人平时看起来很健康,但突发心脑血管疾病,不幸离开人世。高秀敏、侯耀文、马季等知名人士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冠心病防治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了解和掌握这些新知识、新观念,对维持自身健康,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很有帮助。
概念一:要绝对重视冠心病
现在一些人在知道得了癌症就像接到了死亡判决书,精神上特别紧张,但是提到冠心病,多数人却毫不在乎,认为无甚大碍。恰恰相反,很多冠心病人第一个症状就是突然发作,突然死亡,根本没有抢救治疗的机会。而绝大多数癌症病人从发病到死亡却有着长达数年的治疗时间。从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来看,已在急剧上升,并且成为第一位的死因,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和元凶。据有关资料报道,冠心病的死亡人数是癌症的2.5倍,而且冠心病的致残率更是明显高于癌症。这就提醒我们,一定要重视冠心病的防治,绝对不能疏忽。
概念二: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冠心病患者往往年龄较大,所以人们认为冠心病是老年病。其实,得冠心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年累月积累的结果,“青年得病,中年起病,老年发病”的说法非常直观的说明了这个道理。美国科学家研究显示,从20 岁开始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比例迅速增加,50 岁以上的人85%冠状动脉已有斑块。因此,早期预防颈动脉样硬化非常重要,而不是等到发生心肌梗死和中风再亡羊补牢。冠心病的预防原则是:避免肥胖,不吸烟,少吃甜食,严格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适当运动,心态平和。
概念三:冠心病与饮食有关
高脂血症、冠心病、脑血栓、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为什么近所来急剧上升,其主要原因是饮食习惯、高效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营养的改善甚至过剩,使得转氨酶、甘油三酯、胆固醇等生理化学指标呈现异常,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质量。所以改变饮食结构,合理膳食是预防冠心病发生的最重要防线。
概念四:预防冠心病须强化调脂
血脂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其引起的心血管事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任何一个人群,血脂水平每增加1%,心梗患病和死亡风险就会增加2%。所以强化降低血脂是预防冠心病一项最重要举措。
概念五:准确地诊断冠心病不仅需要心电图,更要靠冠状动脉造影。
很多人被诊断得了冠心病,最主要的证据就是胸部不适症状加上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但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人们对冠心病的认识也不断更新、深化,因而诊断标准也有根本性的变化。
如何才能进一步确诊冠心病呢?如果发现心电图有“心肌缺血”,应该做心动超声检查和心脏负荷运动试验,最好同时化验血糖血脂,有条件者也可做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如果这些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则患冠心病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有冠心病也比较轻微。如果是女性,而且没有绝经、没有高血压、没有糖尿病、不胖、不吸烟,上述检查都正常,仅有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那么患冠心病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如果心电图、心脏彩超和运动试验都有阳性改变,则有80%~90% 的可能是冠心病,但仍有10% ~20% 的误诊率。在女性,误诊率可能高达30%。既然误诊率这么大,那么,有没有更准确的确诊冠心病的方法呢?当然有,那就是被称为冠心病诊断"金标准"的冠状动脉造影,这个金标准能准确到98%以上。也许有人会问,难道就没有100%准确的方法?其实也有,那就是冠状动脉造影加血管内超声,只是血管内超声普及率不高,中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这项技术。现在诊断技术有了更新的发展,多排螺旋CT也能准确显示冠状动脉影像,为冠心病的无创检查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
概念六:他汀类药是治疗冠心病的最重要药物之一
到目前为止,冠心病仍然没有根治的办法,仍然是一种终生性疾病,仍然需要终生治疗。所以冠状动脉造影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血管狭窄的程度和狭窄的范围,根据经验,血管狭窄的程度小于50%时,需要采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消除掉粥样癍块,使血管腔再通。到目前为止,最有希望的药物是他汀类调脂药。
服用这类药物,使病情较为稳定,发展缓慢,心血管意外和死亡率降低了30%~40%,所以,他汀类药物是治疗冠心病的最重要药物之一。他汀类药物除了有降胆固醇的作用外,还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有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
概念七:较重的冠心病患者,应该接受介入治疗
如果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发现血管的狭窄程度超过70%,而且病的症状显然与血管狭窄有关,则应该做介入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最常用的方法是在血管狭窄的部位安放一个金属支架,支撑开狭窄的心管壁,这样就解决了狭窄问题,使心肌缺血得以缓解。据世界范围内的大量研究表明,慢性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能明显提高生活质量,且使死亡率降低40%以上。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严重的情况之一,如果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接受介入治疗,能使死亡率降低50%~ 70%,特别是那些在患病后6 小时内及时接受介入治疗开通血管的患者,其心脏功能几乎不会受到多少影响,其中大部分人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对于不能在6小时内进行介入治疗的地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可以进行溶栓治疗,成功的溶栓治疗也会使病人大大获益,为后续治疗争取机会。
概念八∶应该做搭桥手术的病人,要鼓起勇气接受手术
有两类患者需要搭桥:其一是冠状动脉病变太重、已经不适合介入治疗的病人;其二是需要安装多个冠状动脉支架、花费巨大难以承受的病人。
冠心病人进行搭桥手术,许多病人有恐惧心理。的确,实施搭桥手术有一定风险性,但随着新技术的进步,风险性都大大降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