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是男性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根据2013年最新统计,在美国,其发病率在所有男性恶性肿瘤中排在第一位,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8%,同时,在所有男性恶性肿瘤所导致的死亡中,其排在第二位,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0%。在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前列腺癌的中位诊断年龄约为66-68岁之间,而中位死亡年龄约在80岁左右。随着诊断及治疗技术的进步,前列腺癌的5年生存率也在逐渐升高,在2002-2008年间,前列腺癌的5年生存率达到了100%。对于多数前列腺癌患者来说,死于其他疾病的几率要高于死于前列腺癌的几率。研究显示,在死于其他疾病的患者尸检时,约有80%的人查出前列腺癌,而其中仅有3%的患者最终是死于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很多,包括年龄,家族史,激素水平,种族,乳制品和钙摄入,镉和二恶英暴露等等。
1、是否应该使用药物预防前列腺癌
目前有多项研究对药物预防前列腺癌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非那雄胺和度他雄胺可以有效减少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但对于减少前列腺癌的死亡率目前证据不足。而维生素E,C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并不能减少前列腺癌的发病率。
2、是否需要进行前列腺癌筛查
前列腺癌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0-70岁之间,对于小于50岁的前列腺癌患者仅占3%,大于80岁的患者仅占8%。根据美国2013年的数据显示,PSA检查和直肠指诊对于减低前列腺癌死亡率证据不足。因此,对于预期生存大于10年的人群来说,可以选择进行前列腺癌筛查;而对于无症状的人群,如果根据其年龄及健康状况,估计预期生存时间小于10年的,则不需要进行前列腺癌筛查。在欧洲的一项研究中,对50-74岁之间的人群进行每年一次PSA检查,持续4年,结果显示,筛查可以降低21%的前列腺癌死亡率,但每减少一例死亡,需要筛查1055个人,并对37个患者进行干预治疗。结合另外几项来自欧洲及美国的研究进行荟萃分析显示,前列腺癌的筛查能够增加早期诊断率,但对于患者的总生存没有影响。目前美国NCCN指南对于PSA检查的建议是在40岁时检查PSA的基线水平,如果小于1,则在50岁时开始进行筛查,如果大等于1,在每年进行一次PSA检查。而如果PSA大于2.5,或者增长速度大于0.35每年,可以考虑进行活检或者检查游离PSA;如果PSA在4-10,则应该进行活检或者至少进行游离PSA检查;如果PSA大于10,则应该进行活检确定。
3、是否需要治疗
前列腺癌患者是否需要治疗,主要取决于患者的预期生存时间长短,以及格里森评分的高低。根据美国NCCN指南,对于极低复发风险且预期寿命小于20年的患者,以及低复发风险且预期寿命小于10年的患者,无需积极治疗,可以采取动态监测。极低复发风险的患者需要符合以下特征:分期为T1c;格里森评分小等于6;前列腺活检阳性针数少于3针,任何一针中癌组织少于50%;PSA密度小于0.15ng/ml/g。低复发风险的患者需要符合以下特征:T1-T2a,格里森评分小等于6,PSA小于10。预期寿命的估计则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等综合估计。动态监测应该包括以下方面:每3-6个月进行PSA检查;每6-12个月进行直肠指诊;每12个月重复进行前列腺活检直至75岁;如果PSA持续升高,则应当进行前列腺活检。在监测过程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则认为肿瘤进展,需要开始治疗:在重复活检中格里森评分达到4或者5;活检阳性针数增加或者肿瘤的范围增大。对于低复发风险,预期寿命大于10年的患者已经中、高复发风险的患者,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
4、如何选择治疗
在治疗的方法可以选择进行放疗或者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中、高复发风险的患者还需要配合内分泌治疗。根据一项发表的JCO杂志的研究显示,对于早期前列腺癌,放疗或者手术的患者无复发生存期无显著差别。另外美国梅奥临床中心的研究也证实了对于高复发风险的前列腺癌患者,放疗及手术治疗疗效无差别。而两种治疗方法在泌尿、肠道和性功能的结局也相似。国际权威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 2013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局限性前列腺癌男性患者治疗后15年的泌尿、肠道和性功能结局,与接受体外放射放疗的患者相似,接受治疗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普遍出现所有功能域的衰退。两种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上,根据JCO杂志发表的结果显示,放疗的患者术后需要穿尿裤的几率较手术患者低,同时放疗对患者的性功能影响较小,但放疗对于患者的肠道刺激影响较手术大。
对于进行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选择有丰富经验的外科医生尤为重要,研究显示,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进行手术后,患者5年内的复发风险较经验较少的外科医生低。对于放疗的患者,合适的放射剂量选择非常关键。研究显示,外照射放疗时,选择大于72Gy的剂量,其无复发生存率要高于使用小于72Gy进行外照射治疗。放疗的过程中,理想的目标是病灶得到最大剂量的照射,而周围组织少受影响。调强放疗(IMRT)可以使用多个照射野对前列腺进行照射从而使剂量分布接近理想状态。目前在调强放疗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影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IGRT),可以在治疗中对患者的肿瘤和正常器官利用影像设备进行监控,从而减少了因为器官运动,摆位误差等引起的照射误差。研究显示,IGRT在疗效及副反应控制上均优于IMRT。在IGRT技术中,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技术是螺旋断层放疗(TOMO Therapy),TOMO技术将螺旋CT与直线加速器结合,以在CT的引导下以螺旋断层式的方式对靶区进行照射,可以达到自适应放疗或剂量引导放疗,从而更精确地对靶区进行照射,并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5、前列腺癌治疗新药
近十年来前列腺癌治疗药物发展迅速,在2004年之前,经临床试验证实能延长进展期前列腺癌患者生存期的药物只有多西他赛一种,而目前已有四种新药被FDA批准用于前列腺癌治疗。卡巴他赛是一种紫杉烷类
化疗
药物,在2010年被FDA批准用于难治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Provenge(sipuleucel-T)是一种自身细胞免疫治疗药物,可激发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对前列腺癌作出反应,目前被批准用于无症状或轻微症状转移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阿比特龙是一种CYP17的抑制剂,可以通过选择性抑制CYP17从而干扰雄激素的合成,与泼尼松联用适用于曾接受既往含多烯紫杉醇
化疗
转移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CRPC)患者的治疗。Xtandi(enzalutamide)口服雄激素受体信号传导抑制剂,目前已获FDA批准用于已扩散或复发的晚期(转移性)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