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裂孔疝是引起幼儿反复呕吐、肺部感染、消瘦的常见疾病,一旦确诊,即需要手术治疗:经胸、或者经腹部切开,还纳疝入胸腔的胃及结肠、切除疝囊、修补膈肌裂孔,折叠胃底防返流。由于食管裂孔位置较深,显露困难,无论经胸还是经腹部都需要大切口、多助手牵拉显露操作面,创伤较大,操作困难,常需要高年资医师实施。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外科李爱武
腹腔镜操作则恰恰避免了这些操作难点,既不需要切口,又能看到深处组织。常需要4孔法,腹腔镜一个孔,操作者2个孔,助手一个孔协助牵拉显露。镜下还纳脏器不要用力钳夹,主要麻烦在于游离疝囊时费时较多,但必须切除疝囊,否则容易复发;缝合膈肌看裂孔情况而定,不必太紧,以免影响进食;胃底折叠放置食管返流是必须的,方法有Nissen 360°折叠法,及270°折叠法,通常使用Nissen折叠法,胃底与膈肌缝合,重建Hiss角,然后胃底再包绕食管末端360°,防止胃食管返流,效果可靠。
腹腔镜食管裂孔修补、胃底折叠术充分利用腹腔镜的优势,避免了大切口显露造成的创伤,避免了显露造成的困难,微创而美观,临床效果好,社会效益好,是腹腔镜很好的适应症。当然,由于游离疝囊时操作较多,缝合时空间较小,也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及操作经验,一般有一定的操作经验在实施此类手术。同时,还要注意避免损伤膈神经,一般不损伤食管浆膜不会损伤神经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