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胆囊结石的成因十分复杂,是综合性因素所致。目前认为其基本因素是胆汁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胆囊的功能主要是存储、浓缩和排出胆汁,胆汁的分泌是持续的,但是胆汁的排放则随进食而持续进行,是通过胆囊平滑肌收缩和胆总管末端的Oddi括约肌松弛来实现的。胆汁中大部分是水,还有三种主要的脂类物质是胆汁酸、胆固醇和磷脂,三者相互作用,促进胆汁中的胆固醇溶解和排泄。当人体摄入过多胆固醇,致使肝脏分泌胆汁中的胆固醇过多,呈现饱和状态,易于沉淀析出和结晶而形成结石。另外,胆囊结石病人的胆汁中可能存在一种促成核因子,可分泌大量的粘液糖蛋白促使成核和结石形成。此外,胆囊收缩能力减低,胆囊内胆汁浓缩形成胆泥,也有利于结石形成。
2、胆囊结石患者会有什么症状?
胆囊结石的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部位,以及有无阻塞和炎症等。早期常无特异症状,有时表现为轻微的右上腹饱胀不适,常被误认为“胃病”,而没有得到及时确诊。约有40%的胆囊结石病人终身无症状,即所谓的静止性胆囊结石。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多表现为: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饱胀等消化不良症状。当进食油腻食物胆囊收缩,或睡眠时体位改变,致使结石嵌顿胆囊管引起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或上腹部阵发性绞痛,多伴有恶心和呕吐。3、较小的结石还有可能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而发生梗阻性黄疸,并有可能停留在胆管内成为继发性胆管结石。
3、怎样治疗胆囊结石?
目前胆囊结石治疗的方法较多,但仍以手术治疗为主。
(1)外科手术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手术方式。但是近年来国内开展了微创内镜保胆取石手术,主要是应用胆道镜在术中彻底取出胆囊内的结石,保留胆囊。我院是国内率先开展了该项技术的单位之一,1999年即开展了小切口微创内镜保胆取石手术。2003年周敬强等在总结小切口微创内镜保胆取石术的经验后,综合运用我院腹腔镜、胆道镜等微创技术优势,对于胆囊收缩功能及生理状态良好的胆囊结石患者,联合应用腹腔镜、胆道镜,经腹壁0.5-1.0cm的二至三孔取出结石而保留胆囊。该研究于2008年经专家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
其优势在于:
1、利用腹腔镜广阔的视野,优化适应症的选择;可于镜下矫正胆囊颈、管迂曲成角等取石困难情况,保证了结石的取净率及取石效果、降低复发率。
2、不开刀、不缝合、拆线、腹腔粘连轻、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患者体温、白细胞等生命体征波动少,这是目前其他手术所难以企及的。3、并发症少。目前已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数百例,治愈率达100%,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极大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对于一些长期的胆囊结石造成的胆囊功能差、胆囊壁炎症重或胆囊萎缩的病人,经单孔或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该手术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而且十分安全、效果确切,由于切除了病灶,所以从根本上去除了胆囊结石复发的可能。
(2)溶石治疗
胆囊结石的形成主要机理是胆汁理化成分的改变,胆汁酸及磷脂的减少,胆固醇浓度的升高。目前通过口服鹅去氧胆酸或熊去氧胆酸,使胆汁酸池增加,胆固醇减少,从而使胆囊内胆汁中胆固醇转为非饱和状态,起到溶石的作用,但是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并且停止服药后半数人结石会复发,同时该类药物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反应。溶石治疗多适用于结石较小、X线能透过的胆固醇结石;目前此种溶石治疗还有一定的限制。此外,还有口服中药排石治疗,中医中药的主要作用是消炎利胆、控制症状、减少胆绞痛发作等;仅仅对于极少数病人才有可能达到排石的作用;目前尚没有证据显示中药可以溶解胆石。
(3)体外震波碎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首先应用于治疗泌尿系结石,后来被用来治疗胆结石,但是胆囊结石的成分不同于泌尿系结石,同时泌尿系统又完全不同于胆道系统,使得其仍排石效果差,并且结石复发率高,治疗费用昂贵,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4、怎样预防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大多属于胆固醇结石,这种结石发生可能与营养饮食,身体代谢有关,国内外资料表明,在经济收入较低,饮食中缺乏蛋白质和脂肪的人口中,以胆色素结石为主的胆管结石发病率高,而富裕的城镇居民,以及经济发达国家人口中,饮食中蛋白和脂肪较多,以胆固醇为主的胆囊结石发病率高。为了预防胆石症的发生食物要荤素搭配,食入蛋白和脂肪要适中,增加食物中纤维成分,粗细粮搭配,不吃或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要提倡早饭吃饱,切忌早晨不吃饭,因为早餐空腹的人胆汁中胆固醇饱和度高。提倡适当吃植物油,以利胆囊收缩和排空。积极治疗容易引起结石的疾病,如肥胖者要减肥,糖尿病者要积极治疗和控制糖尿病等。
5、胆囊结石认识上容易出现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胆囊结石不痛不用手术,等到出现反复疼痛时再手术。这是个错误的观念,这种错误观念已经给相当多的病人造成了巨大的痛苦、难以挽回的损失甚至是生命的代价。其实胆囊结石是否需要治疗,不能仅根据临床上是否出现疼痛来定,一定要根据结石大小、数目、病人年龄、有无合并糖尿病等情况来判断。例如,胆囊多发性结石,不论其当前有无症状,其今后发生症状的可能性是100%,而且容易并发急性胰腺炎、甚至导致胆囊恶变。又例如,胆囊结石直径大于2cm,其发生胆囊癌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还例如,糖尿病病人发生胆囊结石,发生症状的可能性更大,而且一旦发作有可能演变成为凶险型胆囊炎等等。因此单凭是否疼痛来决定手术与否是个误区。
误区二:胆囊结石可以通过中药、经络等方式排石、或者可以用激光、震波碎石。这种观念也是不科学的。因为人体胆囊是通过胆囊管与胆总管相连、相互交通的,胆囊管的直径一般在2mm以下,胆囊管粘膜呈螺旋状突出在胆囊管腔里,因此胆囊结石几乎不可能经过这么纤细的胆囊管排出来。中国人的胆囊结石绝大多数是混合型结石,目前还没有药物可以确切的完全溶石或化石。目前也没有设备可以有效的碎石。因此认为中药、经络、激光、震波可以排石、碎石其实是个误区。
误区三:胆囊结石痛得不厉害服药就够了,等痛得厉害了再手术。其实这也是个误区。目前治疗胆囊结石的手段已经完全微创化了,治疗过程几乎不会有痛苦,恢复也很快。但是如果等到胆结石反复发作,甚至化脓,出现严重粘连、萎缩、机化等情况,微创的治疗手段常常无能为力,只能开刀处理。这种观念常常使本来很容易治疗的胆结石变得复杂化,处理起来十分困难,自然病人遭受的痛苦也会随之大大增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