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一些病人这样说: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疾病,应采取手术切除,否则可发展为胃癌。其实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作了大量的研究,结论是:萎缩性胃炎被定为癌前疾病,它的发生是一个多病因综合作用的、漫长的过程,一般的演变规律为“正常胃黏膜--炎症--萎缩--肠化--异型增生--胃癌”,我国属于胃癌高发地区,发病率为300.9/10万,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2.55%-7.46%。
萎缩性胃炎虽可转变为胃癌,但还要经历好几个阶段,首先萎缩性胃炎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阶段,之后又有轻度、中度、重度肠化或不典型增生,最后才是胃癌。
而研究表明萎缩性胃炎是可以逆转的,所以对于它既不能害怕,也不能轻视,应该是“战略上轻视、战术上重视”, 积极纠正和治疗引发萎缩性胃炎的因素,如饮食、生活习惯、精神心理、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中医药在治疗萎缩性胃炎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尤其是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的思想不仅改善了临床症状,更使病变的胃黏膜有了不同程度的逆转。但是治疗萎缩性胃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临床上经常有病人在症状缓解后就自行停药,使得病情反复或加重。
因此患者应树立巩固治疗的科学观,不应擅自停药、减药。根据临床经验,对于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一般需要3-6个月,而伴有肠化、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则需1年,甚至更长时间。
俗话说“胃病是三分治疗,七分养”,对于胃病的人来说调养是很重要的,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忌食生、冷、硬、黏、辛辣、油腻食物,忌烟酒、浓茶、咖啡,食用易消化、对胃无刺激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维生素丰富的食品等。此外,适当运动,保持良好情绪亦有助于疾病的治疗与恢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