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保健意识的加强,女童这一特殊群体的保健也逐渐为家长及医务工作者所重视。越来越多的女童因外阴阴道炎到医院求医,但目前女童妇科疾病面临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女童发病特点和治疗方法与成人不同,但由于缺乏专科门诊和专业人士,往往要到成人妇科就诊,给患儿和家长带来了很大的精神负担,同时由于沿用成人的治疗方法,导致效果不佳或是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在这里向父母们简单介绍一下小儿妇科疾病种类和特点,帮助大家了解小儿妇科疾病发生情况,以加强父母们对女童妇科疾病的认识,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据某市调查显示,女童妇科疾病中生殖器感染比例高达80%,以外阴阴道炎为主,好发于婴幼儿,学龄前期后减少。是何种原因导致女童易患生殖道感染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1、女童的生理解剖特点表现为,外阴缺少脂肪垫和阴毛,外阴阴道上皮组织薄,易被损伤和受外界各种病原体或化学物质的刺激,阴唇小而薄,对前庭的保护作用小,肛门紧邻阴道,阴道容易受粪便污染。
2、幼女体内性激素尤其是雌激素水平低,导致生殖道抗菌力弱,容易受病原菌污染,发生感染。
3、局部护理不当,卫生条件不好;过度清洁会导致局部菌群失调。
4、邻近器官感染。
5、全身疾病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机体免疫力下降,菌群失调,引起生殖道感染;肥胖儿童外阴局部透气性不好,加上湿热环境易引起感染。
常见的小儿外阴阴道炎包括以下几类:
1、尿布性皮炎
是婴幼儿(尤其是数月以内的婴儿)常见的皮肤病,开始为红斑,严重时红斑上可发生水疱,、浅层溃疡,可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治疗:改善卫生状态,保持干燥,局部用生理盐水或植物油轻轻擦拭,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皮质激素。
2、细菌性外阴阴道炎
病原体不同,分泌物的颜色和气味会有所不同,炎症的急性期表现为外阴发红、分泌物多,以疼痛为主。亚急性期以瘙痒为主,慢性期症状较轻,或仅有外阴、前庭及阴道黏膜充血。治疗:保持外阴清洁,根据病原体种类及药敏感试验选择相应的抗生素全身及局部应用。对于顽固、反复的炎症要除外阴道异物、肿瘤或罕见的尿道、直肠阴道瘘等。
3、真菌性炎症
婴幼儿感染多由母体传播,因出生后1~2周内阴道分泌物呈酸性,真菌易生长。青春期前幼女很少发生,若有反复发生的真菌感染,应除外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表现外阴瘙痒、皮肤潮红,分泌物呈乳凝块样。分泌物中找到假菌丝和孢子可确诊。治疗:2%~4%碳酸氢钠溶液擦洗外阴阴道后局部涂咪康唑软膏,口服制霉菌素片,重复治疗2~3个疗程。治疗后经3次真菌检查阴性者为治愈。
4、阴道异物
常见于3~6岁的小儿因出于好奇心或企图解除外阴瘙痒,将手纸、铅笔头、橡皮及玩具等异物放入阴道内,导致继发感染使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或血性,有恶臭。如果家长发现宝宝出现有血性或脓性白带久治不愈应考虑阴道异物的可能,及时到医院就诊。
5、化学性或过敏性炎症
外阴皮肤受到尿液刺激或因肥胖,外阴皮肤、大腿间皮肤彼此摩擦有液体渗出,或对浴液、爽身粉过敏等均可引起炎症。去除过敏原,口服抗过敏药一般能治愈。
6、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包括滴虫、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等。婴幼儿性传播疾病罕见,多由母体垂直传播,或偶然接触污染物造成感染。
婴幼儿期外阴阴道炎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病原体常通过患儿母亲和保育员的手、衣物、毛巾、浴盆等间接传播。幼女外阴阴道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比如婴儿不明原因的哭闹,易激惹,搔抓阴部,或是排尿不适,甚至排尿困难,都提示我们宝宝有可能外阴感染,父母们观察外阴可以发现外阴及阴道口潮红,内裤有分泌物,有时有血丝,也可无分泌物,且无感染的明显体征。因不能从患儿口中直接获得病史,必须依靠父母或监护人的注意和观察,所以提高家长们对女童护理的卫生常识,加强儿童保健工作,可明显降低女童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