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早期诊断发展历程
1961年 SpA的首个国际通用诊断标准诞生于罗马,其核心是慢性背痛和X线可见的骶髂关节改变。
1966年 上述标准被首次修订,去除了胸痛(特异性差)和葡萄膜炎(敏感性低)两项,以保证其敏感性与特异性。
1977年 为区分机械性背痛而提出的炎性背痛(IBP)更新了该病的诊断理念。
1984年 在再次修订的诊断标准中,炎性背痛取代了慢性背痛。该标准的核心仍是IBP和X线改变。
1984年标准极大地推动了SpA的研究进展。依据该标准,对伴有典型IBP的首次就诊患者,其是否能获得正确诊断取决于是否存在骶髂关节病变。
目前认为,1984年诊断标准主要存在3个问题:
① 标准中关于X线改变的要求,使得早期患者(伴有中轴关节症状而无骶髂关节X线改变)无法获得诊断。
② 临床难以准确区分I、Ⅱ级骶髂关节X线改变。依据诊断标准,对I、Ⅱ级放射线改变进行区分是一个“全”或“无”的重要问题。该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难度较大,约20%的患者存在被错误分级的可能。
③ 胸廓及脊柱活动度的判断对早期患者不敏感(伴胸廓和脊柱活动度受限的患者多已至晚期)。
此外,该标准未重视HLA-B27和重新审视急性虹膜炎在诊断中的作用,亦未能很好地对未分化脊柱关节病进行区分。
SpA早期诊断的挑战
近年,有关SpA的研究挑战了其原有诊断标准。
病程决定SpA患者有无X线改变 临床研究表明,自出现IBP症状到出现X线改变至少需要5~10年,其阳性率与病程长短呈正相关。因此,时间或病程是SpA患者有无X线改变的关键因素。
检查手段影响能否发现SpA炎性改变 研究显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可以发现无明显X线骶髂关节改变患者的炎性表现(软骨下骨髓水肿);若MRI示骶髂关节≥Ⅱ级,其对3年后普通X线平片示骶髂关节≥Ⅱ级的阳性预测值为6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85%和47%。因此,检查手段是探查骶髂关节炎症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骶髂关节改变的临床意义 虽然骶髂关节改变对疾病诊断意义重大,但研究显示,患者的生活、疾病活动度、夜间疼痛程度、治疗需求和治疗反应与其是否存在X线骶髂关节改变均无显著相关性。
随着对该病早期阶段认识的提高,上世纪90年代,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小组(ESSG)和阿莫尔(Amor)分别推出了各自的诊断标准。但由于以下原因,这些标准均不适用于SpA的早期诊断:
① 不适用于无X线骶髂关节改变的患者;
② ESSG标准对SpA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高达86%和87%,但对早期病例的诊断敏感性仅为66%;
③ 未包含MRI的应用;
④ 缺乏区分中轴性和外周性AS的临床特点。
目前认为,伴X线骶髂关节改变是疾病慢性、长期炎症改变的结果,是疾病严重性的标志,而非进行中的炎症改变,因而不应成为疾病诊断的必备条件。因此,伴中轴关节症状的患者,无论有无X线骶髂关节改变,均应被认为是AS的同类疾病。这个概念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概念(影像学改变是RA病情严重程度指标而非诊断必备条件)相似,同时,此概念也减轻了临床医师对X线骶髂关节改变进行等级区分的困难和压力。
SpA的亚临床情况
根据1984年标准,在首次就诊时,若根据X线骶髂关节出现改变的时间判断伴有IBP的患者能否被诊断为AS,临床上存在4种情况。即首诊即获得确诊,占10%~30%;随诊5年后出现X线骶髂关节改变而确诊,占50%~70%;随诊10年后出现X线骶髂关节改变而确诊,占15%~25%;随诊15年后仍未出现X线骶髂关节改变,占10%~15%。
此外,还应注意以下情况:首先,在一般人群中,慢性背痛是一常见症状,其原因亦多样。研究显示, 无论有无X线骶髂关节改变,与SpA相关的慢性背痛仅占总慢性背痛人群的5%。
其次,尽管典型IBP对诊断AS十分重要,也是多数诊断标准中的主要参照点和起始点,但仅有70%~80%的AS患者会出现IBP。此外,在20%~25%的机械性腰背痛(脊柱相关疼痛)患者中亦可见IBP。
最后,尚无被广泛接受的、不伴有X线骶髂关节改变的SpA早期诊断标准。
基于上述分析,仅IBP一项不足以诊断SpA,有必要建立一套新的诊断标准,旨在将早期及无IBP的SpA患者均纳入其内。
理想的早期SpA分类标准应至少包含3~4个数据以达到较好的特异性、满足诊断需要,包含所有的相关数据(包括MRI),能够反映该病全貌(放射学改变前期、放射学改变期)和相关数据的不同权重。
早期诊断新标准
2009年,国际脊柱关节炎评估工作组(ASAS)提出了多层面入手的诊断方法(详见本报2009年11月19日A8、A9版),将患者的诊断分为多个入径:伴影像学异常者,加1项以上SpA特征;有3项以上SpA特征者;伴有IBP者,加2项以上SpA特征;或伴有HLA-B27阳性者,加2项以上SpA特征。在影像学异常中,除原有的双侧骶髂关节Ⅱ级或单侧Ⅲ级以上X线异常外,增加了MRI骶髂关节炎症改变,使诊断敏感性从66%提高至83%。
本标准传承了伴有IBP、骶髂关节影像学改变的SpA传统观念,同时也强调了伴有HLA-B27(+)以及仅有SpA特征的早期SpA特殊人群,因此,符合更加广泛、复杂和多样化的临床使用。
上述标准重视了伴急性前葡萄膜炎和(或)HLA-B27(+)的患者。虽然急性前葡萄膜炎的病因很多,但半数与风湿病有关;相当数量与HAL-B27相关的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又与SpA相关,因此,在临床上,如果能够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上述多种诊断途径和条件综合考虑,分别或联合用于不同患者,将可能显著提高具有不同临床表现的SpA的诊断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