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手术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
胆囊息肉样病变(PLG)泛指胆囊粘膜局限性隆起病变,故又称胆囊隆起性病变。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前者又可分为非肿瘤性病变(如胆固醇性息肉)和肿瘤性病变(如单纯性腺瘤、乳头状腺瘤、腺肌瘤);后者多为息肉型早期胆囊瘤。
据资料统计,非肿瘤性病变约占PLC患者的50%以上,大多数病人临床上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而且胆囊功能良好,从理论上讲不一定需要手术治疗,只需定期(3―6个月)随诊观察。肿瘤性病变约占PLC患者的40%,腺瘤已被公认为癌前病变,其癌变率在10%左右,已有报告腺肌增生症、腺肌瘤也潜在着癌变的危险。此类病变种类繁杂,但它们或因潜在着癌变的危险,或因易产生临床症状(如上腹饱胀、隐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等),手术疗效确切,需要行择期预防性胆囊切除术。息肉型早期胆囊癌,约占10%。目前主要依靠B超结合临床诸因素来鉴别诊断,把混合于PLC中的恶性病变筛选出来。如病变数量、大小、部位,患者年龄与是否伴有结石等癌变因素来判断。
请各位读者注意凡是发现有胆囊息肉样病变,无论临床症状重否均应到医院定期B超复查随访,如发现:
(1)住于胆囊颈部息肉直径>10mm者;
(2)息肉基底部宽,单发者;
(3)年龄>50岁者;
(4)合并胆囊结石者。就应手术治疗。直径>1.5mm者应视为手术治疗的绝对指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