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癌症是已经成为居民第一死亡原因。
骨骼是仅次于肺脏和肝脏的第三常见转移部位。近年来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有了明显提高,发生远隔转移的几率显著增加,同时中位生存时间的延长使得患者面临骨并发症的机率更大。
肿瘤内科医生由于缺乏骨科疾病相关诊断知识的培训,在面对有癌症病史同时存在骨科病变时,难于判断是癌症的骨相关事件还是骨原发疾病,以及难于判断何时需要骨外科干预治疗。
因此,通过推广规范化多学科讨论能更好地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使广大癌症患者在骨转移癌的诊治方面获益。
全身性抗肿瘤治疗(化疗、生物靶向治疗等)、镇痛治疗、双膦酸盐治疗及RANKL单克隆抗体地诺单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这几种治疗方法均可用于骨转移的治疗(包括预防骨相关事件的发生)以提高生存质量。
目前认为,骨外科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维持或恢复骨骼的完整性、维持或恢复运动功能、消除或预防神经损伤、缩短住院或康复时间。
建议需要在多学科指导下确认骨转移癌的诊断,并选择合适的外科干预时机;骨转移癌治疗计划制定时需要考虑预期寿命、肿瘤类型及分期、有无内脏转移、卡氏体能状态评分(KPS)、原发灶至出现转移灶时间、病理骨折的风险、化疗、激素和放疗敏感程度预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