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眩晕的疾病种类繁多,有的是神经科疾病,有的是耳科疾病,很多眩晕病因确实很难明确,耳科不认为是耳源性的,神经科又找不出原因,给病人一个明确的说法谈何容易。
发现好多的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为什么?给我的感觉:一个是该病在老年发病率确实较高;另一个是找不到其他的原因,况且诊断了该病不容易出现危险的后果。
老年人的眩晕就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吗?
脑血管性眩晕常见有最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迷路卒中、延髓背外侧综合征、颈动脉窦综合征、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颈性眩晕等;其他的眩晕原因还有:内耳性眩晕、颅内肿瘤性眩晕、脑部感染或前庭神经元炎性眩晕、药物中毒性眩晕、多发性硬化、第四脑室囊虫、头颈部外伤、内耳耳石症、癫痫(眩晕性)、功能性眩晕等。对眩晕的患者,应该在详细了解病史、检查后方能明确。
同样是老年患者:
1、起床时或转头时出现眩晕,几十秒或在头位纠正后可缓解:应该是以颈性眩晕或内耳耳石症可能性较大。
2、整天都有眩晕感,也可以呕吐,可以持续一个月,几个月:应该考虑到颅内肿瘤性眩晕、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脱髓鞘性眩晕。
3、一周前有感冒,发病时剧烈的眩晕:有感染病史,应多考虑脑部感染性眩晕、前庭神经元炎、流行性眩晕。
4、出现了视物成双,吞咽障碍,5分钟后缓解:考虑为锥基底动脉系统TIA可能性大。
5、眩晕同时耳鸣,有听力下降史:迷路卒中、内耳性眩晕、听神经瘤、药物中毒都有可能。
对上述诊断仅仅是可能,还有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比如:前庭功能试验、MRI、眼震电图、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诱发电位、脑电图、DSA等。
之所以发这个帖子,是发现好多医生不重视眩晕,大量的医疗浪费,其实不必输液.
我不赞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模糊诊断,因为它还不是TIA,实际上椎基底动脉TIA所占的眩晕的比例很小。
但2属于慢性眩晕chronic vertigo:由于老年人前庭系统逐渐退化所致,当在一个新的平衡到达之前,症状会持续。治疗是急性期可以短期抗眩晕治疗如口服药物 ,注射非那根等,但不宜长期使用,因为会阻碍新的平衡建立。此后,要锻炼患者沿着直线走路。
良性位置性眩晕应该不同脑位置的康复锻炼治疗。
前听神经元炎临床诊断的少,都混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里面去了。
少百年来,神经科Neurology是其他科诊断不了的疑难杂症的,在1990‘的Neurology 有学者戏称神经科为疑难垃圾桶。诸位神经科同行应该感到骄傲的,Vertigo 眩晕本质是运动幻觉--却不同于精神症状,dizziness才是头昏的感觉。老百姓的口头语和学术词汇不能混淆(不管是汉语和英文,普通字典不算数的),当然神经科目前部分有玩弄文字游戏之感,即缺少直面临床实践的魅力。
VBI有停止使用的趋势--已经死亡判决。日本后生省提过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概念,未大公认。在下觉得有概念更迭,有时有矫枉过正的嫌疑。
据认为,老年眩晕的病因主要是良性位置性眩晕和位置感觉异常,也就是讲,大部分病人要转给五官科的。非常希望国内有谁认真做此类病因、诊断规范的科研,给大家一个说法,我好学习模仿。国外有一本SCI杂志为步态Gait (Disturbance),的确有很多工作去作。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概念还有用吗?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描述了由后循环对脑的供血降低这个共同的病理生理过程所引起的广泛的临床表现。1950年代,在Fisher用“颈动脉供血不足”来描述常常是颈动脉分支梗死前兆的前循环的TIA后,VBI被广泛应用。虽然“颈动脉供血不足”这个晦涩难懂的概念已不再使用,但VBI仍被使用以涵盖后循环的所有TIA。
脑干是神经活动的重要部位,在狭小的空间内分布有颅神经、网状激活系统和上下行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束,一旦出现因血供障碍所引起的神经功能损害,则表现为多种不同但有常常重叠的综合症。VBI的症状主要有:言语不清、恶心和呕吐、麻木、不稳而不能行走或站立(共济失调)、突发眩晕、视觉改变(视力丧失、复视或眼震)以及肢体无力。
VBI的诊断需要进行透露CT、MRI、MRA等检查。近来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对VBI的患病有了新的认识,有研究报道约40%的VBI者有脑干梗死。因此,VBI的概念已应用的越来越少,并被“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aemia)概念所替代。
但是,VBI仍在我国被神经科、全科、内科、老年科、中医科和骨科广泛使用。VBI最常被用来诊断有颈椎骨质增生的影像学证据、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单纯的头晕/眩晕。诊断的理论假设是骨质增生致椎基底动脉血供不足,使得对缺血敏感的前庭神经核功能异常,进而产生头晕/眩晕(顾名思义是供血不足而非缺血)。许多医生没有能够详细地了解病史和做仔细的神经系统检查,而且错误地认为中老年人的单纯头晕/眩晕的主要原因是VBI而不是前庭周围病变或精神疾患。更为糟糕的是,由于认为VBI不是缺血(不是TIA或梗死),故没有对诊断为VBI的患者进行积极的血管性危险因素检查,对之治疗也不遵循科学证据(控制血管危险因素、阿司匹林或抗凝等)。
为彻底纠正这种混乱的状况,必须采取以下有效的措施。首先,国家的学术性的诊断标准必须依据临床证据而更新,应采用“后循环缺血”的概念来代替有误导意义的概念“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第二,要建立国家级的大的临床数据库。第三,积极推动和开展采用新概念的医学继续再教育。
我也来说几局,眩晕在神经内科门诊(急诊)非常常见。喜欢和共同提高。
1、眩晕的解剖基础―平衡三联 ,维持正常的空间位象有赖于视觉、深感觉和前庭系统,这三部分称“平衡三联”:
1、视觉:提供周围物体的方位和机体与周围物体的关系。
2、深感觉:传导肢体关节与体位姿势的感觉。
3、前庭系统:传导辨认机体的方位和运动速度。
虽然视觉和深感觉参与维持正常的空间位象,但是它们的病变很少主诉眩晕。前庭病变是引起病理性眩晕的主要病因。
2、门诊诊断眩晕的思路:
根据有无伴视物旋转或自身晃动确定是眩晕还是头昏、头晕。
眩晕根据有无听力损害及其他特点确定是中枢性还是周围性。
若周围性眩晕进一步确定周围性病因:内耳眩晕病或内耳眩晕征。
排除器质性原因,考虑功能性眩晕。
3、良性位置性眩晕:又称内耳耳石症,发病年龄30-60岁,以老年人最常见。内耳耳石由于头部改变重力作用而移位,刺激前庭神经末梢引起眩晕和眼震。当处于某种头位时,突然出现眩晕,历时短暂,数秒至数十秒。眼震呈旋转性或水平性,持续10-20秒,无听力障碍,重复变换头位可诱发。头位或体位试验阳性可能是唯一的体征。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大多数患者几天或数月后渐愈,一般6-8周缓解。诊断此病需慎重,注意与眩晕常见原因相鉴别。
眩晕的诊断是需要很用心且是细致的。
杨森公司曾广泛传播国内一些知名专家的共识,即眩晕的诊断治疗流程。但是一直没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的纠正。这是被没有条件的医院以及懒惰的神经科医生、通科全吃的“医生”广泛应用的一个病名。
君不见,TCD医生的诊断“脑供血不足”是否对此有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良性位置性眩晕是否全为耳石症,这一点也是没有定论的,发现有些过度熬夜的人、年轻的女性也会有如此的表现。
情绪障碍者也会极类似眩晕者。只不过这种运动错觉有时存在摇晃感而并非眩晕所见,结合其他的情绪障碍表现、相关辅助检查而确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