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前庭
前庭医学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学科,尤其是在我国,近20年才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就是在医务界的许多人对此仍比较陌生。虽说前庭与人们的生活、工作乃至生命活动息息相关,但人们,特别是普通民众对"前庭"这个词可能很少听说,所以当生活中面临绝大多数由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眩晕时,人们往往不知所措也就毫不奇怪了。在眩晕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并有年轻化趋势,加之我们的社会已步入老龄化这样的背景下,向大众普及有关眩晕-前庭医学的科普知识已成了当务之急。
1、人的前庭是什么器官?
前庭是人体平衡系统的主要末梢感受器官,长在头颅的颞骨岩部内。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内耳又称"迷路"),前庭就在人的内耳中,是内耳器官之一,由三个半规管和球囊、椭圆囊组成。它和耳蜗紧密相连,总称位听器官。前庭器官小且复杂,弯弯曲曲硬管里套着软管,半规管内和球囊、椭圆囊内还充满着叫内淋巴液的液体。前庭器官有特殊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特征。
2、前庭感受器有什么功能?
内耳的前庭和耳蜗总称位听器官,顾名思义就是感知位置和听觉的,前庭感知人体空间位置,后者负责听觉。前庭的三个半规管感知身体旋转的角加速度,球囊、椭圆囊感知直线加速度。例如坐在行进的车中即使闭上眼睛,不看窗外,也可感知到车的加速、减速或转弯;又如乘坐电梯时那种升、降的感觉,这些都是半规管、耳石器感知的。
前庭感受器感知人体在空间的位置及其位置变化,并将这些信息向中枢传递,主要产生两个方面的生理效应:一方面对人体变化了的位置和姿势进行调节,保持人体平衡;另一方面参与调节眼球运动,使人体在体位改变和运动中保持清晰的视觉,故它对保持我们的姿势平衡和清晰的视觉起重要作用。
3、前庭与眩晕有什么关系?
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幻觉,是体内病理、或生理性位置觉刺激与大脑高级感觉中枢的冲突。临床眩晕症是人体平衡系统功能紊乱的表现,包括患者自身旋转感或周围景物旋转感、摆动感、漂浮感、升降感及倾斜感等。而那些头重、昏昏沉沉的感觉及晕厥则不属于眩晕范畴。
人体平衡系统也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平衡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各环节组成。内耳前庭是人体平衡系统主要 的神经末梢感受器官(其次为视觉和本体感受器)。三者只要其中任何一种感受器向中枢传入的冲动与其它两种感受器的传入冲动不协调一致, 或两侧内耳前庭传入信息失对称便产生眩晕和失衡症状。另一方面,因内耳前庭神经系统是维持人体平衡功能的主系统,且与全身其它系统存在广泛联系,其自身疾患或其它系统疾患累及前庭系统均能导致眩晕。故眩晕多由内耳前庭系统不协调引起,约占眩晕病例的70%。
长期以来,医学上各个学科、各个流派对眩晕的定义虽不统一,但原则上均大同小异,即:眩晕是机体因空间定向识别障碍产生的一种运动幻觉。眩晕发作时,患者突然感到自身或周围的物体沿着一定的方向旋转或左右摇摆,不敢睁眼;行走或站立不稳、向一侧倾斜等平衡失调;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等植物神经症状;此时还可能看到患者双眼球多在水平方向上向左或右跳动,这就是医生们常说的眼球震颤,简称眼震。
另一方面,眩晕对人类来讲又是极为普遍的感觉,不一定就是需要医治的病症。因为从广义讲,眩晕又有快感眩晕和不适眩晕之分,快感眩晕主要是针对健康人群而言,如人们为求得一时眩晕感而进行的刺激性游艺活动(旋转飞机、木马、荡船等)、适量醉酒以及服用某些“特殊药品”等效应;那些由各种不同病理因素引起,使广大患者感到不适的眩晕才是医学研究的对象,也正是我们要谈的话题。
4、头晕与眩晕是一回事吗?
眩晕和头晕不是一回事,头晕和眩晕虽然病人讲述病情是经常混合使用,但在医学上这两者是不同的。首先是病因不同:眩晕主要是由于内耳前庭平衡系统及其相关疾病所引起的特殊症状,而脑血管、高血压及其它疾病引起的头昏眼花感、头重脚轻感才是头晕。另外,体位性低血压造成的眼前发黑、神智恍惚、都不属于眩晕。
其次是症状有区别:眩晕是指病人发病时感到天旋地转或自身旋转、倾倒,如坐舟车,发病时两眼紧闭,双手握床,惟恐从床上摔下来,伴恶心呕吐,严重时口吐苦水,腹痛腹泻,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虽严重,但病人意识清醒,有些病人也可感到周围景物左右摆动,或上下浮动,以上症状称为眩晕,它是内耳-前庭系统疾病所特有的症状。头晕是指病人发病时感觉到头昏脑胀的感觉。比如,高血压病人发病时的感觉、睡眠不足及饮酒过量的头昏沉沉的感觉等应称之为头晕;而那些久蹲、久坐突然站起感到双眼发黑,眼冒金花,站立不稳或某种原因导致短暂意识丧失,突然摔倒等,这也不是眩晕而是晕厥。头晕、晕厥都是由各种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引起,与内耳性眩晕有本质的区别。
5、眩晕时为什么要查前庭功能?有关前庭的检查有那些?
因为眩晕多由内耳前庭系统的病变引起,所以临床眩晕患者就诊时,医生常常首先要求患者进行前庭功能检测,以便分析、查找眩晕的原因,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案。
前庭器官小且复杂,长在头颅的颞骨岩部内,既不能像查胸腹部器官那样可以从形态学角度,通过视、触、扣、听或超声等手段查看其形态,也不能像查心脏那样在其体表贴上电极,从电生理角度直接通过描记其电位变化查看功能状态。另外前庭神经系统与全身其它系统又存在广泛联系,故前庭功能检测比较困难、复杂而特殊,临床只能通过前庭反应间接检测其功能状态。前庭反应包括三部分:1.感觉性反应(眩晕),2.运动性反应(眼球震颤、身体倾倒和过示)3.植物神经反应(恶心、呕吐、出汗和面色苍白)。其中眩晕仅仅是主观性感觉,不能客观分析,而第3项虽属客观反应,但缺乏客观分析指标。目前临床只能对眼球震颤和身体倾倒反应对前庭功能进行客观分析,这就是当前临床眩晕诊查中普遍应用的眼震电图和姿势图(包括静态和动态两种)。眼震电图是一套系列系统检测,包括许多项目如:自发性眼震试验、视动、视跟踪验、旋转试验、位置试验、温度刺激试验等。该系列检测比较繁琐、耗时,设备较昂贵,一般在大型综合医院或耳鼻喉专科医院才有开展。
医疗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前庭功能检测日臻完善,临床常用有眼震电图(ENG)和姿势图(PG)检查 ,近年来视频眼震图(VNG)、前庭自旋转试验(VAT)、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动态视敏试验(DVA)、主观视觉直线试验、动态姿势图以及高频旋转试验等新兴前庭试验技术陆续在临床普及应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配备了国际先进的、国内最完善的前庭诊疗设备,极大地缓解了眩晕患者就医困难的为题,“病人眩晕,医生头晕”的被动状态业已成为过去时。
前庭功能检测均属于无创、功能性检查,分别从前庭眼反射、前庭脊髓反射等方面客观评价前庭功能状况,可以明确前庭系统有无异常或病损、病损的程度、损伤的侧别、该病损属中枢性或周围性,进行定位、定性、量化分析,帮助医生诊断、分析病情演变、判断病程阶段及预后等,对眩晕类疾病的诊断、鉴别、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当然,现在也能够通过CT或MRI获得前庭器官断层影像。前庭脑干或皮层诱发电位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但距临床 广泛应用尚有一段距离。目前仅仅有前庭肌源性诱发电位(VEMP)开始应用于临床球囊功能评估。
6、眼震电图与前庭功能有什么关系?
临床眩晕患者就诊时往往遇到这种困惑情况,有的医生要求患者检测前庭功能,有的医生或别的医院的医生却要求查眼震电图、姿势图、ENG或PG,病人不知所措。其实,这仅仅是个概念问题,前庭功能检测包括了眼震电图和姿势图等 许多项目,也就是说做眼震电图和姿势图检查就是为了查看前庭功能状态,它们是一回事。眼震电图和姿势图英文分别是:Electronystagmography (ENG)和Posturography ( PG ),临床医生们常常用其英文缩写,这就需要接诊医生向患者交待清楚,以免患者误解。
7、那些患者需要前庭功能检测?
统计资料显示,70%的眩晕病例是由于前庭系统疾患或累及前庭系统的疾病引起,所以眩晕患者就诊时,首先要考虑前庭系统是否出了问题,做前庭功能检测,进行病因分析。大部分医院的前庭功能检测在耳鼻喉科进行,部分医院在神经内科完成。
由于前庭中枢对前庭损伤具有代偿作用,故当前庭损伤是缓慢渐进性时,患者可能没有眩晕症状,如位听神经瘤,脑干处的胆脂瘤;还有双侧前庭损伤时,也可没有明显的眩晕症状,所以那些耳鸣+渐进性听力下降、三叉神经或舌咽神经痛(胆脂瘤压迫致)、或在黑暗中平衡障碍的患者也应进行前庭功能检测。
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各类疾病按病变部位可分为前庭性和非前庭性两类,临床以前者多见,它又分为前庭周围性和前庭中枢性两种。当眩晕起因于内耳前庭感受器、前庭神经时,我们称之为前庭周围性眩晕。常见疾病如梅尼埃病、良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元炎、迷路炎、耳毒型药物中毒等,其特点主要是发作性、旋转性眩晕,亦可为摆动感、漂浮感、升降感等,同时具有与眩晕程度一致的水平或水平旋转性眼颤和植物神经反应(恶心、呕吐、出冷汗等),常伴有耳鸣、及听力下降。发作时,患者神志清醒,症状持续数分钟至数日,一般数小时可缓解,鲜有超过一周者。前庭中枢性眩晕则由脑干前庭神经核及其以上前庭径路的病变引起,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后颅窝脑肿瘤等,约占眩晕病例的10%-20%。多为非旋转性眩晕,程度相对轻,一般无恶心、呕吐或剧烈恶心、呕吐与眩晕程度不一致,可存在意识障碍,也可伴有其它神经损伤体征,少有耳蜗症状,持续时间长,呈缓慢过程。而非前庭性眩晕则同时存在明显的原发病体征症状,临床不难鉴别。如颈椎病、屈光不正、血压异常等。
眩晕多源于耳科,也涉及到脑系科、内科、眼科骨科等诸多科室,诊治过程繁杂,如果没有综合性的眩晕诊疗中心,不同类型的眩晕应在相应科室诊治,以便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合理诊治并节省经费。
8、患者检测前庭功能有那些注意事项?
系列前庭功能检查的大部分属于诱发性检查,是通过给予前庭末梢感受器适当的刺激(旋转、变温、变位等)诱发前庭反应,根据前庭反应(主要是眼震)的强弱、有无或特征对前庭功能进行评定。因为部分眩晕患者的前庭呈敏感状态,检测时,可能会伴有程度不同的恶心或呕吐,所以前庭检测要求患者空腹,以免检测中发生呕吐,干扰或影响检测。另外,前庭功能易受大脑高级中枢的兴奋或抑制影响,至少检测前24小时停止服用中枢兴奋或抑制类药物,如:安定、咖啡因等。冠心病、严重高血压、心脏功能不全者慎查;如果是年长者,最好有家属陪伴。
9、前庭功能检测对人体有什么伤害吗?
由于大家对前庭功能及其检测的情况比较陌生,一些患者对前庭检测存在一些畏惧心理,经常把就诊过程倒置,即将应最先做的前庭检测放到最后进行,往往是既延误诊治,又增加就诊成本费用。其实前庭检测是属生理性、功能性检查,尽管检测过程中少数患者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出汗、恶心等不适,但它对人体无没有任何损害,故前庭检测属无创性检测。
10、姿势图(PG)检查
姿势图具有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姿势图 Posturography ( PG ) 又称人体重心平衡仪 检测,是对前庭系统、视觉和本体感觉等病变引起的眩晕、平衡功能障碍的一种定性、定位检查方法,主要通过前庭-脊髓反射检测人体平衡调节能力及前庭系统功能状态。检测时受试者以Romberg姿势站立于平衡台,压力传感器转换足底变化的重心为电信号,计算机自动记录重心变化轨迹的各种参数,并进行分析,评定。具有检查时间短、方便、安全无创、无任何外加刺激及不适的特点。适用各种眩晕类疾病的平衡功能状态的初检、评定及临床治疗疗效动态观察,如内耳迷路疾病、前庭神经元炎、耳毒性药物中毒、突发性耳聋、桥脑小脑角占位病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小脑共济失调及小脑脊髓退行性变等。若结合 眼震图G-前庭功能检查,能更好了解前庭功能损伤程度,也了解中枢代偿情况,提高了确诊率,对眩晕患者的诊断、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该设备集检测、治疗康复为一体,为临床各种眩晕类疾患和平衡障碍者提供了一全新的量化、智能化、简便的诊疗手段,也为相关学科的科研工作提供了一新的研究方法。
动态态姿势图(DPG)尽管功能更全面,并且对于平衡功能的整体分析和各种平衡信息权重分析以及平衡康复训练更有价值,因其设备昂贵,更多的是在研究机构应用,还未能够普及至大众的眩晕-平衡障碍的诊疗。
11、什么是前庭康复?包括那些措施?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疾病结构的改变以及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要求的变化,康复医学的产生和发展成为顺应这种转变的历史必然,也只有康复医学才能担负起全面提高病残者生存质量这一重要的使命,康复医学已经成为与临床医学并列的一个重要医学分支。作为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科学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八十年代以来,尤其是近年已经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康复不但针对疾病本身,更重视疾病所导致的功能障碍,着重于提高生活质量,恢复患者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前庭康复是康复医学的的分支之一,因其专业性强,在我国仅仅处于起步阶段。确切地说,前庭康复是针对平衡系统损伤(主要包括前庭、本体感觉、视觉和小脑平衡中枢等损伤)后人体平衡机能的康复,康复的实质是促进和建立平衡功能代偿,因为前庭是调节人体平衡的主系统,所以临床又称之为前庭代偿。
康复不只单纯实施治疗,还包括康复评定和康复预防。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的基础,没有评定就无法规划治疗和评价治疗效果。康复评定不是寻找疾病的病因和诊断,而是客观地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应在康复治疗前、中、后期,对病人进行与康复治疗相关的功能评定。
前庭平衡康复包括被动(旋转椅、动态平衡台等训练器材)和主动康复(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的特定训练)两个方面,并以主动康复训练为主。目前,一些国内大型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已经开始开展这项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