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非ST段抬高型ACS
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对危险度高的患者,早期介入治疗策略显示了明显优势。PCI的指征是建立在危险分层的基础上。新近推荐采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作为危险分层的首选评分方法。建议根据GRACE评分是否>140及高危因素的多少,作为选择紧急(<2 h)及延迟(72 h内)有创治疗策略的依据。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刘海波
需要行紧急冠状动脉造影的情况:
(1)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缺血症状, 充分药物治疗不能控制;(2)自发的ST段动态演变(压低>0.1 mV或短暂抬高);(3)血心肌酶指标升高;(4)血液动力学不稳定;(5)严重室性心律失常;(6)出现心力衰竭或出现二尖瓣反流或原有反流恶化;(7)6个月内接受过介入治疗或曾行冠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造影若显示适合PCI,应根据冠状动脉影像特点和心电图来识别罪犯血管并实施介入治疗;若显示为多支血管病变且难以判断罪犯血管,最好行FFR检测以决定治疗策略。
对于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或病变复杂且凶险者,建议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行PCI。
对于低危和早期未行PCI的患者,出院前应进行必要的评估,根据心功能、心肌缺血情况和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危险采取相应的治疗。
3 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
循证医学证据已经表明,PCI能有效降低STEMI总体死亡率,此类患者是PCI指征最强的临床类型。
3.1 STEMI患者直接PCI适应症
(1)所有STEMI发病12小时内,D-to-B(就诊到球囊扩张)时间90分钟以内有经验术者和团队操作;
(2)溶栓禁忌症患者;
(3)发病>3小时更趋首选PCI;
(4)伴心源性休克,年龄<75岁,MI发病<36小时,休克<18小时;年龄>75岁,心源性休克,MI发病<36小时,休克<18小时,权衡利弊后可考虑PCI;
(5)发病12~24小时仍有缺血证据,或有心功能障碍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严重的心律失常。
要求建立院前诊断和转送网络,将患者快速转至可行直接PCI的中心(IA),若患者被送到有急诊PCI设施但缺乏足够有资质医生的医疗机构,也可考虑上级医院的医生(事先已建立好固定联系者)迅速到该医疗机构进行直接PCI(Ⅱb C)。
同时,急诊PCI中心能在接诊90 min内开始直接PCI(IB);如无直接PCI条件,患者无溶栓禁忌者应尽快溶栓治疗,并考虑给予全量溶栓剂(Ⅱa A)。
对STEMI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不论发病时间也不论是否曾溶栓治疗,均应紧急冠状动脉造影,若病变适宜,立即直接PCI(I B),建议处理所有主要血管的严重病变,达到完全血管重建;药物治疗后血液动力学不能迅速稳定者应用IABP支持(IB)。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该类患者若不尽早采用血运重建治疗干预,其死亡率在80%以上,及时接受PCI治疗其死亡率可降低50%左右,但死亡率仍很高,PCI干预前应充分与家属沟通并得到确切理解,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这点在国内目前医疗环境下尤为重要。
除心原性休克外,PCI(直接、补救或溶栓后)应仅限于开通罪犯病变血管(Ⅱa B);
对无血液动力学障碍的患者,应避免常规应用IABP支持(ⅢB)。
请继续阅读(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