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造成中国人严重残疾和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原因是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和出血性卒中(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引起的血管破裂)。有科学研究表明,在缺血性脑卒中当中,20 %~ 30 %是由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 。因此,及早地诊治颈动脉狭窄可以有效地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方法包括外科手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 ,介入方法(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从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来说,两者大致相当。但CAS具有对患者的创伤小,手术适应症范围宽。手术过程中采用局麻方法,意识清楚的状态下进行,一些症状性的血栓栓塞性或低灌注的并发症容易被观察到并及时给予干预处理。因此,颈动脉狭窄的治疗已越来越多地采用支架成形术治疗方法。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将在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卒中预防作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随着支架材料的发展,远端栓子保护装置的使用可以减少术中由于对斑块操作导致的栓子脱落带来的手术风险性。同时,血管内操作技术的改善、围手术期药物治疗的规范化,大大改善和提高了CAS的手术安全性和降低了围手术期的并发症率。
适应症:是否适合进行支架成性治疗的主要指标是症状性狭窄(狭窄率≥50%),或无症状性狭窄(狭窄率≥60%),病变性质是动脉粥样硬化性。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并不是禁忌证,但远期疗效并不十分肯定。所谓“症状性”是指半年内有过相关供血区脑组织发生过短暂性缺血发作(TIA)或非严重致残的梗死。此外,还有一些情况推荐进行CAS。如,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术前,颈动脉有严重狭窄;外科手术后再狭窄;患者拒绝手术治疗的等。
禁忌证:所有存在活动性出血的情况都是绝对禁忌证;近期有过外科手术;无法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有胃溃疡);严重的肝、肾及肺功能不全;1月内有超过供血区1/3面积的梗死;造影剂过敏;甲状腺功能异常;导丝无法通过病变等;有需要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或AVM。
并发症:并发症是指术中和术后30天出现的不良事件。CAS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新发梗死、颅内及其它部位的出血和心梗,以及由其造成的死亡。此外还有支架内血栓形成,短暂性血管痉挛,穿刺点的出血,造影剂过敏,肾功能的损害,血管的迷走反射(心率、血压的骤降),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甚至闭塞。支架成形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60岁、60~69岁、70~79岁、>80岁的并发症分别为1.7%、1.3%、5.3%、12.1%。
术中出现新发梗死的几率由于保护装置的应用,已经大大减低了。目前新发梗死的几率国际平均水平在4%左右,颅内出血的发生率<1%,死亡率<1%,心梗<1.1%。症状性狭窄的患者总体的发生率高于无症状的患者。本中心的发生率均在1%以下。
其它病发证率分别是血管迷走反射在5-17%,造影剂过敏<1%,支架内血栓形成<1%,短暂性血管痉挛10-15%,再狭窄率3-13%,穿刺点部位的血管损伤5%。针对这些并发症,一般都有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造成致残、致死性的并发症几率较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