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传播,具有慢性携带状态的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少数病例还可转变为原发性肝细胞癌。关于乙肝的中医辨治,临床报导颇多,应用益气养阴、滋肾柔肝、凉血解毒、化痰祛瘀等不同法则治疗皆有获效者,兹结合个人体会作扼要介绍。
见肝之病,当先实脾
慢性肝炎以肝经气郁为主要病机,但肝属木,主疏泄,肝病气机疏泄不利,必将克犯脾土,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旺则气血足,肝血充盈,涵敛肝阳。故应注重调理中州,以防肝木克脾。即《金匮要略》所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运化失职,水湿内停,临床上表现为腹胀便溏,体倦乏力,四肢懈怠,苔腻等。临床上治疗慢性乙肝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常以健脾祛湿法为主,药以轻清甘淡为宜。早期湿热疫毒重,宜清利湿热、健运脾胃为主;后期脾虚较重时,以补益脾胃为主,但总以健运脾胃为要。
根据邪毒滞留上、中、下三焦偏重不同,分别选用不同的方药。偏于上焦者,治以芳香化浊、调气运脾,加减藿朴夏苓汤主之。偏于中焦者,治宜益气健脾、燥湿解毒,加味香砂六君子汤主之;或健脾燥湿、通阳利水,加味胃苓汤主之;或滋养脾阴、祛湿解毒,加减资生汤主之。偏于下焦者,治宜健脾燥湿、清热解毒,四妙汤主之;或温阳散寒、健脾祛湿,加味附子理中汤主之。
乙癸同源,肝肾同治
肝属乙木主疏泄,肾属癸水主封藏,水可以生木;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可以互生;肝肾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故有乙癸同源、肝肾同源、精血同源之说。肝病则肝气疏泄失常,若疏泄不及,则肾之气化失职,而为之壅滞;疏泄太过,则子盗母气;或肝实肾虚或肝肾俱虚,各随其病程而见。又因乙癸同源,肾水涵养肝木,故肾水与肝木,荣则俱荣,枯则俱枯。有肝病在先,木郁化火,或素来肝火炽盛以致肝之阴血亏乏,必下汲肾阴,则肾水随之涸竭;或素来肾阴不足,恰逢木或之旺,必少滋荣,均现水不涵木之势。丹溪云:相火寄寓肝肾阴分,以宁位禀命为常,以妄动为变,其轻者以肝肾阴虚为主,重则阴虚火旺。肾又有元阳寄寓其中,肝为风木之脏,具阴极阳生之特性,故阳气充实与否,亦与二者密切相关。有素禀阳虚而患肝病者,则风木必少阳和之气,故可从阴化寒,而为虚寒症候。
乙肝尤其是慢性乙肝疾病后期,病变深沉,正气已虚,抗邪无力,多见肾虚证候:面色晦暗或黧黑,齿衄而不肿或牙齿动摇,脱发,腰膝酸软,下肢浮肿,夜尿频多等。其治应扶正与祛邪同施,肾水与肝木同治。虽补不宜漫投补药,故于补中要兼透邪,而补又分阴阳,补阴不宜过于滞腻,补阳不宜过于刚燥。一般分以下几型论治:肝肾阴虚为主者,补益肝肾、养阴清热为主,杞菊地黄丸加味;肝肾亏损日久,血行不畅者,补益肝肾、养血活血为主,一贯煎合桃红四物汤加味;肝肾阴虚,湿热内蕴者,滋肝补肾、清利湿热为主,六味地黄丸合猪苓汤加减;肾阳不足者,温肾壮阳、培元固本为主,金匮肾气丸加味。
中西合参,仍需辨证用药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结果,针对乙肝病毒与免疫功能来挑选药物确实可以增加疗效。例如:大黄、黄连、板蓝根、连翘、金银花、蒲公英、虎杖、土茯苓、龙胆草等药物对HBV有抑制作用;党参、黄芪、灵芝、枸杞子、首乌等具有免疫促进作用,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和巨噬细胞功能;鳖甲、丹参、川芎、赤芍等能抑制肝纤维组织增生,改善肝内微循环等。但应注意所选药物不能偏离中医宏观辨证施治的前提,这样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慎于调摄,不可轻视
在乙肝用药的同时,饮食、劳逸、情志等状况对起预后转归的好坏关系密切。饮食清淡有利于病邪的祛除,不宜肥甘厚腻、过咸、辛辣发物,因为本病多为湿热内困,而肥腻恋湿、甘能滞湿、咸能恋湿,辛辣发物多为燥热之性,易于劫阴助热,对病情不利,同时必须戒酒。再者,要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境。中医学认为,劳力过度则伤气,劳神过度则伤心脾,房室不节则肾精耗伤,均可使肝、脾、肾等脏受戕,加重病情。而过度安逸则使人体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减弱,影响疾病的康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