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儿童最常见的颈部畸形,表现为胸锁乳突肌的纤维化引起挛缩和变短,但原因还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 分娩时被损伤,一侧胸锁乳突肌因产伤致出血,形成血肿后机化,继而挛缩。(2) 宫内胎位不正,使一侧胸锁乳突肌承受过度的压力,致局部缺血,继而过度退化,为纤维结缔组织所替代。(3) 因产伤引起无菌性炎症,致肌肉退行性变和瘢痕化,而形成斜颈。(4) 出生时胸锁乳突肌内静脉的急性梗阻有关。
这些患儿在生后1~2个月内可触及橄榄样肿块,较硬,位于胸锁乳突肌上,此后2~6月内便逐渐变小或消失,右侧比左侧要常见,患儿头部总偏向有肿块的一侧,下颌部朝向无肿块的一侧,2岁后患侧面部发育逐渐受到影响而变形,小于健侧。
本病需与以下的疾病进行鉴别:1、先天性颈椎畸形 颈部短而粗,活动度减小,常见有颈椎半椎体、颈椎融合等。2、颈椎半脱位 多为3~5岁儿童,咽部炎症后引起颈椎周围软组织充血,突然出现头颈部偏斜,活动受限,项肌紧张。颈椎开口正侧位片可见颈1~2半脱位。 3、眼科疾病 患儿由于一侧近视,另一侧远视,可出现头颈部向一侧倾斜。但胸锁乳突肌无挛缩,头颈部旋转无受限。4、其它 颈部椎间盘病变、脊髓空间症、一侧胸锁乳突肌缺如等均可引起头颈部倾斜。另外还需与颈部肿大的淋巴结、淋巴瘤、颈部皮样囊肿、颈动脉体瘤及其它一些软组织肿瘤进行鉴别。
1.保守疗法 婴儿期可中医手法按摩或家长在医师指导下,对患儿颈部进行被动牵拉活动,将头部向健侧拉动动,下颌转向患侧,动作轻柔缓慢,每天可做3~4次,每次5~10分钟左右。
2.手术治疗 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未经治疗的患儿的最佳手术时间为1岁~1岁半左右,此时患儿面部尚未开始明显变形,术后面部无影响,大年龄患儿继发畸形较重,面部变形无法很好改善。
手术方法:
(1)胸锁乳突肌松解术:5岁内可单纯行锁骨头和胸骨头切断松解术,大于六岁需加做乳突头松解 (2)胸锁乳突肌Z形延长术 为了使病人术后颈部外形美观,近年来有些学者采用胸锁乳突肌“Z”形延长术。
术后处理:小年龄患儿可用颈围领固定1~3个月,并辅以头颈部被动锻炼,6岁以上者应将头部用石膏固定在过度矫正的位置,4~6周,拆石膏后每天坚持头颈部被动锻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