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侧深区疼痛常见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神经性疼痛等疾病,但由茎突过长综合征引起面侧深区疼痛较少引起关注,临床容易误诊和漏诊。作者采取手术方法治疗18例表现为面侧深区疼痛的茎突综合征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8月至2010年3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表现为面侧深区疼痛的茎突综合征患者18例,其中男5例,女13例,年龄21 ~65,平均年龄45岁。病史1月~10年,平均1.5年。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详见表1
表1 患者的临床资料
临床特点 病例数 比例
临床检查 按压面侧深区酸胀感明显加重 12 67%
面侧深区可及不适淋巴结 6 33%
局部未及明显异常 2 11%
外院诊断史 颞下颌关节紊乱紊乱病 10 56%
淋巴结炎 6 33%
不典型的三叉神经痛 2 11%
(注:2例患者合并有按压面侧深区酸胀感明显加重和面侧深区可及不适淋巴结的临床特点)
1.2诊断标准
1、面侧深区疼痛不适为主的临床症状,局部无明显的诱发面侧深区疼痛的病灶
2、按压面侧深区酸胀疼痛加重
3、符合茎突综合症的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先常规方法切除扁桃体。在扁桃体床内触摸茎突尖部,然后分离表面的咽缩肌,找到茎突尖部,切断附着的茎突舌骨肌,用血管钳和筛窦环形刮匙分离出茎突至根部,用直角钳挟持茎突根部折断取出(图1);患者术后常规抗炎支持治疗。患者出院后常规门诊随访,随访时间12~60月。
1.4效果评价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术后面侧深区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好转:术后面侧深区疼痛症状消失,但仍有时发作,程度明显减轻;无效:术后面侧深区疼痛症状无变化或好转不明显。
2、 结果
18例患者接受茎突切除术后,随访1年以上。14例( 78%)术后1周面侧深区疼痛症状完全缓解, 2例(11%)术后1周仍感觉面侧深区胀痛,但较术前明显减轻,随访1年后症状基本缓解;2例患者术后面侧深区区疼痛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89% (16/18)。
3、讨论
面侧深区位于颧弓及外耳道下缘,前为咬肌前缘,后为胸锁乳突肌、乳突和二腹肌的前缘,下以下颌下缘为界[2]。面侧深区深面有茎突、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及Ⅸ~Ⅻ对脑神经。面侧深区疼痛是颌面部常见的疾病,常见的病因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局部淋巴结炎、神经性疼痛、局部肿瘤或炎症性病变等[3]。但茎突过长综合症导致面侧深区疼痛往往易被临床医生漏诊甚至误诊[1],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本组病例病史平均约1.5年,均有在外院长期求治及误诊为其它疾病而治疗的经历,但往往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无效。本研究中最常见误诊的疾病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紊乱综合症。本组患者中10例(56%)在外院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紊乱病,6例(33%)诊断为淋巴结炎, 2例诊断为不典型的三叉神经痛。因此,临床上对于无明显病灶导致的面侧深区区疼痛的患者,或已按其他疾病治疗无明显效果的面侧深区疼痛的患者,应注意是否为茎突综合症导致。
茎突综合症大多表现为茎突较长,因此又被称为茎突过长综合症,该综合征由Eagle于1937年最早报道,也称Eagle综合征。茎突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1]:主要症状是咽喉部不适、疼痛、可放射到耳部,尤其在吞咽时有明显的异物感;或出现反射性耳痛、头颈部痛和涎液增多等症状。本组病例以面侧深区疼痛为主要表现,其机制可能为茎突刺激周围的舌咽神经、三叉神经下颌支、颈内外动脉等,引起相关的症状[1]。茎突综合征的病因依然不明,研究发现该病与先天因素(遗传和胚胎发育),后天因素(颈部手术、外伤,异常的钙磷代谢和风湿性疾病)有密切关系,另外还与长期刺激导致退行性变、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4]。其诊断标准为[1]: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在扁桃体窝手指触诊到茎突,影像学检查证实茎突过长,利多卡因行扁桃体窝浸润麻醉症状消失,符合其中2项即可诊断为茎突综合征。其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切除过长的茎突,手术有两种径路,即口内径路和颈外径路。颈外径路虽术野清晰,寻找茎突准确,且茎突截断充分,但手术创伤大,易损伤面神经、且术后遗留疤痕,影响美观。口内径路具有手术创伤小,颈部无疤痕、不易损伤面神经等优点,临床应用较多;缺点是术野小且位置深从而使茎突暴露不佳,无法尽量接近茎突根部[5]。本组病例均采取口内径路切除过长茎突后均取得较满意效果。
总之,茎突综合征是引起面侧深区疼痛的一个病因,容易误诊和漏诊;如患者出现面侧深区自发性疼痛不适等症状,按压面侧深区酸胀感明显加重时等体征,同时符合茎突综合症诊断标准时,切除过长的茎突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