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包括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骨性关节炎非药物治疗
包括患者的健康教育、自我训练、减肥、有氧操、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助行工具的使用、膝内翻的楔行鞋垫、职业治疗及关节保护、日常生活的辅助设施等等。欧美国家相当一部分患者通过以上治疗可以减轻症状,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投入和医护人员的观念还比较薄弱。平时应注意防寒湿,保暖,使膝关节得到很好的休息。疼痛缓解后,每日平地慢走一两次,每次20―30分钟。尽量减少上下台阶、跑步等使膝关节负重的运动(这一点很多人存在误区,很多人认为患病后要积极锻炼,更多地跑步、爬山等,这是错误的,这会造成软骨的更快损伤),避免、减少关节软骨的磨损,上下台阶时最好扶楼梯或手杖。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常出现股四头肌(大腿前方的肌肉)肌力减弱,以往认为这是由于废用性萎缩引起的,但国外近来研究认为,股四头肌萎缩并不完全是骨关节炎引起的,而股四头肌肌力减弱可能是造成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之一,由于股四头肌肌力的减弱,膝关节的稳定性受到了影响,正常肌肉所应有的缓冲能力降低,因此加强股四头肌肌力的训练和有氧训练对骨关节炎病人是有益的。增强股四头肌肌力的方法是坐位或仰卧位,将膝关节伸直,绷紧大腿肌肉,足趾向头部背屈,同时绷紧小腿肌肉,每次坚持三四秒,每分钟做10次,连续做三四分钟。每天可做三四遍。
二、骨性关节炎药物治疗
1、透明质酸钠:为关节腔滑液的主要成分,为软骨基质的成分之一,在关节起到润滑作用,减少组织间的摩擦,关节腔内注入后可明显改善滑液组织的炎症反应,增强关节液的粘稠性和润滑功能,保护关节软骨,促进关节软骨的愈合与再生,缓解疼痛,增加关节的活动度。常于关节内注射,1周1次,连续5周,须严格无菌操作。
2、氨基葡萄糖:为构成关节软骨基质中聚氨基葡萄糖(GS)和蛋白多糖的最重要的单糖,正常人可通过葡萄糖的氨基化来合成氨基葡萄糖,但在骨关节炎者的软骨细胞内氨基葡萄糖合成受阻或不足,导致软骨基质软化并失去弹性,胶原纤维结构破坏,软骨表面腔隙增多使骨骼磨损及破坏。氨基葡萄糖可阻断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促使软骨细胞合成具有正常结构的蛋白多糖,并抑制损伤组织和软骨的酶(如胶原酶、磷脂酶A2)的产生,减少软骨细胞的损坏,改善关节活动,缓解关节疼痛,延缓骨关节炎症病程。口服1次250~500mg,1日3次,就餐服用最佳。
3、非甾体镇痛消炎药:可抑制环氧化酶和前列腺素的合成,对抗炎症反应,缓解关节水肿和疼痛。可选用布洛芬1次200~400mg,1日3次;或氨糖美锌1次200mg,1日3次;尼美舒利1次100mg,1日2次,连续4~6周;或者西乐葆,此药对胃肠刺激性相对最小,适用于合并胃肠疾病的患者。
三、骨性关节炎手术治疗
骨性关节炎疼痛症状十分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且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就应该考虑手术干预。
1、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有人主张先行关节镜下关节清扫术,这一类手术对有些病人术后近期有一定的疗效,但远期效果则不能肯定,且有少数患者手术完毕后疼痛反而加重。
2、关节置换手术对于大多数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在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可以认为是骨性关节炎的根治性手术,但由于关节置换手术存在一定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如假体的松动和磨损、骨溶解,感染等,这些并发症目前还不能完全解决,一旦发生对于患者往往是灾难性的。由于人工关节置换的效果与手术时间的长短、医师的经验、病人术前的身体条件、围手术期处理和康复训练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严格掌握关节置换的手术指征显得十分重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