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肌筋膜炎又称为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疼痛性疾病,是原发于肌肉、肌腱、筋膜等结缔组织且以慢性疼痛为特征的症候群,常在骨骼肌纤维中可触及紧张性条索上高度局限、易激惹的敏感压痛点。当前,针对痛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可有效缓解疼痛,缩短病程。我科近年来采用痛点针刀微创松解配合放血减压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结果报道如下。
诊断标准: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背部筋膜疼痛的标准,具体如下:常有外感风寒或劳累史;腰背疼痛,为自发性的局部酸痛、钝痛或剧痛;在局部有明显压痛同时有弥漫性疼痛;疼痛和天气变化有关,劳累或阴雨天常使疼痛加剧;背部肌肉僵硬发板,有沉重感,触摸时有硬结及条索感;腰背部活动度不同程度受限;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腰背部筋2膜炎的诊断标准;年龄30~50岁;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合并急性软组织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强制性脊柱炎、脊柱结核、肿瘤、椎体骨折、椎体滑脱、腰椎手术者、孕妇等。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为我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共34例,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30~50岁,病程1月~2年。患者随即分成2组。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痛点针刀微创松解配合放血疗法,患者取俯卧位,在腰背部区域以拇指按压寻找皮下筋膜的结节、条索、硬块、敏感压痛点,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后,针刀刀口线与皮横纹平行垂直快速通过皮肤,于筋膜层沿纵向疏通,横向剥离,并行三维切割3~5次,待针刀有松动感无明显阻力感时退出,迅速于痛点处拔火罐2~3分钟,观察无血渗出后撤除火罐,局部皮肤消毒并以无菌纱块覆盖。
每周治疗2次,治疗两周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推拿配合中药包烫疗治疗,患者俯卧位,医者在其腰背部行松筋理筋手法、痛点弹拨,后以加热中药包局部烫疗20分钟。隔日1次,7次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
1疗程后两组对比,针刀治疗组疼痛指数较手法治疗组低,针刀治疗组总有效率92.33%,手法治疗组总有效率72.00%。
风寒湿热诸邪合而为痹是腰背肌筋膜炎形成的机制,邪多留于肌表,阻滞经络,气血不通,筋肉失养,不通则痛,则见肌肉胀痛、僵硬、沉重等症。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腰背肌筋膜炎的痛点是腰背肌及筋膜因受姿势不良、疲劳、着凉等影响而形成的可触及紧张性条索上易激惹点,当受到压迫时会产生疼痛、肌紧张、牵扯痛等。
局部肌肉筋膜长期紧张,组织压力升高,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组织缺血缺氧,炎性介质生产增多且代谢消除缓慢,末梢神经受卡压及炎性物质刺激而致痛觉敏感。针刀治疗可降低痛点局部组织张力,降低组织内压,解除末梢神经卡压,拔罐可使局部炎性物质随血液排出减少神经的炎性刺激,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通过针刀微创松解配合拔罐放血疗法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两者结合相辅相成,安全无副作用,易于操作并推广,提高了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