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很容易发生腰椎骨折,其中大部分属于骨质疏松性骨折,因此老年人自己也需要了解这方面的健康知识,以便一旦发生时能够自主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
1、如何判断发生了“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
没有骨肿瘤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如果轻微的暴力(家中摔倒、轻微的碰撞)就引起了骨折,即可归入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范围。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微骨折”,主要发生在腰椎的椎体,在日常生活中腰部稍微用力即可能发生,普通X线片、甚至CT检查都看不到骨折线,容易被忽略或误诊为软组织损伤。腰椎椎体“微骨折”的自觉症状是腰部疼痛不适,休息也不能缓解,有时只有MRI检查能够发现椎体有水肿等改变而间接判断“微骨折”的存在。
2、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如果腰椎的骨质疏松症或骨质疏松性骨折没有临床症状或仅仅表现为腰部的疼痛,可以采用药物治疗。一些药物在治疗骨质疏松的同时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包括我们国家自行研制的一些中药制剂,临床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该领域的研究开发十分活跃,不断有副作用更小和更有效的药物推出并应用于临床。如鲑鱼降钙素、双磷酸盐类(Fosamax)、三磷酸盐(Forteo)、活性维生素D(罗盖全)、阿片类和非阿片类的镇痛药。对以腰痛为表现的骨质疏松症或骨质疏松性骨折,采用药物治疗多数患者都能够较好地控制症状。
那么,对于少部分因腰椎骨折、严重后凸畸形、腰部神经受到压迫损伤,引起腿部疼痛、麻木的患者,其治疗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这种损伤,以往认为是“不管你给他做手术还是不做,结果都会很糟糕(damned if you do operation or if you don’t do)”。在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后,现在认为一种“多节段椎弓根钉固定DD让应力均匀分布”的手术方法疗效较确切。手术需要充分减压、截骨矫形后采用多达8枚的椎弓根钉固定伤椎上下各两个脊椎。好在绝大部分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神经损伤没有这么重,很少需要做这么大的手术,大部分患者采用简单的药物治疗就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因此希望骨质疏松患者注重早期的预防和治疗,避免病入膏肓。
另外,前几年非常流行的向椎体内注射骨水泥的方法(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畸形成形手术),现在更注重适应症的严格控制。主要是由于:骨水泥渗漏的风险和骨质疏松的其他椎体再发生骨折的危险等。而欧美国家主要是将该技术用于治疗顽固的腰部疼痛(骨质疏松性或肿瘤性),即对症止痛。该项技术的滥用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部分患者是一个椎体注射骨水泥后其他椎体又发生骨折,于是两个、三个、多个椎体内都被注射了骨水泥,一个新的医学名词“椎体结石症(vertebrolithiasis)”用来描述这种椎体内骨水泥占位但又不能控制骨质疏松症状的医源性疾病。与自身长出的肾结石和胆囊结石不同,这种“椎体结石”是过度医疗造成的,即医源性的。在老年人自己掌握了一些骨质疏松骨折的科学知识后,可以更加主动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这种医源性的“椎体结石”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总之,对于腰椎椎体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首先选择最简单有效的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和腰部疼痛;当严重的骨折压迫神经引起腿痛时才考虑手术减压固定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