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样骨瘤为良性成骨性肿瘤,病灶为一小的瘤巢,周围有许多成熟的反应骨。好发年龄为8~18岁。好发于男性,男、女之比为2:1。最常见部位为股骨小粗隆、肱骨近端内侧皮质、胫骨远端1/3,也可见于脊柱的附件。很少见于扁平骨、髓腔内和松质骨。
【病因病理】
起因不明,以前有学者认为是感染,也有认为是先天性胎盘组织残留,由于能引起典型的疼痛,有人推想其为骨血管球瘤的修复期,现在大家公认为良性肿瘤。
【临床表现】
病变的特点为非常局限的疼痛,多发生于夜间或休息时,疼痛的强度不一,初期为局限的间歇性疼痛,休息后疼痛减轻,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逐渐变为持续性剧痛,夜间尤甚,邻近关节的病变,因疼痛可使关节活动受限。水杨酸盐可以使疼痛缓解,饮酒可使疼痛加重是本病的特点。位于脊柱附件者,可出现疼痛性脊柱侧弯。
【辅助检查】
1、X线表现病灶“瘤巢”呈圆形或椭圆形,透光阴影最大直径不超过2cm,透光中央有点状密度增高阴影,在透光区周围常有反应性骨质增生。在长骨可分为以下3型:
(1)骨皮质型:表现为位于皮质内的圆形或卵圆形小的低密度阴影,瘤巢内有时可见高密度点状钙化区。外围有致密的反应骨,反应范围一般呈梭形,但也可呈不对称状,严重时可将瘤巢掩盖而不显示。
(2)骨松质型:瘤巢偶位于松质骨内,仅在瘤巢周围有轻度至中度硬化边缘,瘤巢中央可出现钙化,也可有骨膜反应。
(3)骨膜下型:少见,瘤巢周围有轻度硬化,中央瘤巢可使骨皮质表现有轻度压迹。
2、放射性核素扫描:在活动期表现为广泛的放射性核素浓集,由于瘤巢和反应区均摄取放射性核素,所以核素浓集范围大大超过X线上所示的瘤巢范围。
3、CT检查:CT检查可显示出瘤巢的大小、位置和中心的钙化,瘤巢中心血运丰富,增强后有明显强化。
4、MRI检查:瘤巢在T1加权像上呈低到中等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低、中等或高信号,内部钙化或骨化明显者则大部分为低信号(图1-2-4)。增强后多数瘤巢强化明显,少数瘤巢可呈环状强化。
5、病理检查
肉眼所见:术中可以看见瘤巢周围的反应骨为白色坚硬皮质骨,表面被覆正常骨膜,骨膜很容易剥开。瘤巢为圆形或卵圆形樱桃红色小球,在其中央有时可见1~2毫米大小的白色骨化点。有时瘤巢呈长条形或哑铃形。
镜下所见:低倍镜下:完好无损的瘤巢中央由骨样组织组成,骨母细胞围绕骨样组织小梁,瘤巢边缘为增生的纤维血管组织。高倍镜下:瘤巢由血管丰富的成骨性结缔组织构成,形成大量的骨样组织。瘤巢周围为硬化骨。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局限的疼痛,对水杨酸盐可以使疼痛缓解,饮酒可使疼痛加重。
2、X线表现为位于皮质内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小的低密度阴影,外围有致密的反应骨,反应骨使皮质增厚,距瘤巢达数厘米。
3、病理检查镜下为瘤巢中央为不定型的、杂乱无序的骨样组织,有大量的深染的骨母细胞陷入其间。瘤巢边缘为增生的纤维血管组织。
【鉴别诊断】
1、Brodie脓肿 二者均表现为低密度的巢,Brodie脓肿位于髓腔或松质骨,而骨样骨瘤多位于皮质,前者多有感染史,局部有红肿、热、痛等炎性表现,常反复发作。由于骨样骨瘤血运丰富,注射造影剂后强化明显,而Brodie脓肿为无血运的脓腔,注射造影剂后不强化。
2、骨母细胞瘤 组织学上,骨样骨瘤和骨母细胞的细胞特征几乎一样,只是骨母细胞瘤的骨母细胞更丰富,新生血管更多,二者鉴别很困难,其鉴别主要通过临床和影像学,骨样骨瘤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位于皮质内,瘤巢小于2厘米,反应骨多。而骨母细胞瘤病灶大,位于松质骨,反应骨壳较薄。
【治疗与康复】
1、非手术治疗
对症状较轻,尤其对那些手术较困难或术后会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行保守治疗,即口服水杨酸盐对症治疗。
2、手术治疗
(1)瘤巢刮除灭活植骨术:活跃的2期骨样骨瘤,当瘤巢位置很明确,行刮除术。可使用石碳酸、95%酒精或冷冻等方法灭活囊壁,一般作局部刮除后行自体骨、人工骨或异体骨移植,也可应用骨水泥充填瘤腔以降低复发率。
(2)边缘大块切除术:当瘤巢位置不明确,行边缘的大块切除,去除瘤巢和反应骨(图1-2-5)。
(3)经皮瘤巢去除术:当瘤巢位置很明确,可在CT引导下,用空心钻钻入病灶,切除病灶(图1-2-6),或将变速磨钻的磨头导入瘤巢内,消灭瘤巢和周围的反应骨。另外一种方法是微波治疗,在CT引导下置入一根探针,用它产生的高频“微波”来消灭瘤巢。
【述评】
按WHO统计骨样骨瘤占原发骨肿瘤的5.10%,占良性骨肿瘤的11.23%。在青少年为活跃的有症状的2期病变,病变很少长大,瘤巢一般不超过1厘米。一般症状持续时间为3年,在自愈过程中,病灶由活跃的2期向静止的1期逐渐转化,随着瘤巢的骨化,巢与反应骨之间的透亮带逐渐消失,但这些高密度阴影将持续多年。
骨样骨瘤可以变为没有症状和自愈,活跃期病变经过3~5年后,随着瘤巢的骨化,症状逐渐消失。但病灶周围的反应骨将持续存在几十年。
骨样骨瘤不恶变。故对那些症状较轻,可行保守治疗。活跃的2期骨样骨瘤,可行边缘的大块切除,去除瘤巢和反应骨,单纯瘤巢刮出术后复发率较高。骨样骨瘤的手术治疗效果非常好,可使医生和病人均感满意。手术可以完全和彻底地解除疼痛,个别手术切除不完全者可复发。
【难点与对策】
手术时如何能到达并清楚显示核结,将其完全切除,又尽可能少地切除其周围骨组织,以免使其强固程度减弱。术前对瘤巢进行定位,以指导手术至关重要,在同位素扫描之前,连续的断层X线片是最有效的定位手段,但出现定位错误的风险较大,同位素扫描提高了定位精度,目前薄层CT图像可以提供更精确的定位,从而可以减少切除造成的缺损。首先需要在CT辅助下计划手术。在股骨颈骨样骨瘤一般表浅,常常贴近前方骨皮质很少近后方者,而且常在关节内;很明显,基于二个不同的部位,手术入路和关节切开手术,只能在前方或后方两者间抉择。
当病灶的部位可被影像清楚地显示时,如果它局限在骨的表面,在手术中可立即看到;如果和很多病例一样,位于骨内,则最好打开骨窗直至见到为止。此时,将很容易进行整个肿瘤广泛,边缘或病灶内的切除,同时也可进行切开活检术。如果使用此法,术后不需固定,而且可以很快安全康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