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鼻窦粘膜炎症的临床特征:
①儿童慢性鼻窦炎CT 特征及与临床的关联:临床已经注意到,儿童鼻-鼻窦粘膜对炎症的反应程度比成人明显,儿童鼻窦炎一旦发生,尽管病程不长,可是CT常显示为全鼻窦不透光现象。儿童鼻腔、窦口鼻道复合体、鼻窦开口相对狭窄,粘膜对炎症的反应程度比成人明显,这可能是儿童CT多呈“全鼻窦炎”的原因。有资料显示鼻窦CT不透光并不能说明鼻窦炎的存在。一项前瞻性调查表明,鼻窦不透光的儿童中只有31%有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史,而其中18%的儿童无任何症状,对儿童慢性鼻窦炎的诊断显然不宜仅凭CT扫描来判定,而要根据症状、体征作综合分析。因此鼻窦CT不透光不能成为手术适应症的依据。
②感染与变态反应造成的粘膜水肿是鼻窦炎的主要原因:儿童鼻窦炎发生的诱导因素包括6个方面,即全身性疾病(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和变态反应)、分泌物性质改变、纤毛功能障碍、药物性鼻炎、病源微生物毒性、解剖结构异常。其中感染与变态反应造成的粘膜水肿是主要原因。粘膜水肿可以导致狭窄的窦口和引流通道迅速受阻、局部组织缺氧、纤毛活动减弱,为病原菌定植提供了基础环境,促进了粘膜炎症的恶性循环。因此抗炎、抗水肿成为治疗儿童鼻窦炎的关键环节。
③儿童慢性鼻窦炎临床转归特征:有资料显示40%的儿童急性鼻窦炎可以不治而愈,大多数慢性鼻窦炎对恰当的药物和保守治疗比较敏感。而且儿童慢性鼻窦炎在成年后可能有自然痊愈倾向,这在某些未经治疗的儿童慢性鼻窦炎、成人后CT图象显示正常得到依据。
儿童慢性鼻窦炎诊疗的临床指引
1、儿童慢性鼻窦炎的诊断:持续性脓涕、慢性鼻阻塞、后鼻孔分泌物增多、咳嗽、呼吸有臭味、头痛、习性改变为主要症状,可同时伴有中耳炎、腺样体炎、哮喘和支气管炎。有报道无症状者接近50%。Weinberg根据临床症状、CT扫描和发病时间把儿童慢性鼻窦炎分为慢性鼻窦炎和复发性急性鼻窦炎两种,慢性鼻窦炎指连续药物治疗3个月症状和体征仍旧存在者,复发性急性鼻窦炎指药物治疗3-4周有效,但每年有3-4次急性发作者。
2、儿童慢性鼻窦炎的阶梯性治疗:根据上述理论方面的研究结果,对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方案应该分三个步骤进行:系统药物治疗―解除阻塞因素及病原菌隐蔽场所―功能性鼻内镜微创手术。
① 第一阶段:系统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局部类固醇激素,剂量和时间要足够,广谱抗生素应持续应用1个月,局部类固醇激素至少2个月以上。局部类固醇激素对缩短病程、延长再次发作时间的效果是肯定的。对严重的鼻阻塞者,可适当间断使用低浓度鼻粘膜血管收缩剂。通过皮肤试验和皮内食物激发试验,可对变态反应作出诊断,并给予抗变态反应治疗(全身抗组胺药和激素类)。也可附加鼻腔鼻窦盥洗、药物雾化吸入等治疗。David认为使用缓冲高渗盐水盥洗鼻腔可有效缓解鼻粘膜水肿。抗胃食道反流和免疫球蛋白的使用也应考虑在治疗计划之内。
② 第二阶段:解除鼻阻塞和病原菌隐蔽场所。系统药物治疗无效时,方可考虑辅助性手术的方法(这种方法又称为鼻内镜手术前外科干预)。许多报道认为腺样体切除配合药物治疗对治疗儿童(特别是10岁以下)慢性鼻窦炎是有效的,可避免FESS手术。不建议对不影响鼻通气的中鼻道单发息肉进行切除,可采用局部类固醇激素治疗。
③ 第三阶段:经鼻内镜功能性鼻腔、鼻窦微创手术。手术适应症:已经作了充分的药物和前期治疗但效果不佳、明确的鼻息肉阻塞了鼻腔通气或多发性息肉、严重的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异常、同时伴有哮喘、伴有高抗药性细菌存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