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巨结肠,又称无神经节细胞症,由于病变肠段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近端结肠,进而出现结肠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目前,对于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然而,对于刚出生的婴儿是直接做一次性根治手术?还是先进行造瘘手术,再实施根治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先天性巨结肠并非绝症,及时手术治疗,无论是一次性的根治手术,还是先进行造瘘再根治,都是可能能够完全治愈的。但选择直接进行根治手术还是先进行造瘘手术,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大小,病变肠段的长短,疾病的严重程度等决定。其中,年龄大小是医生与家长都十分关注的,尤其对于刚出生的宝宝的家长而言,迫切需要知道新生儿能不能手术,该选择什么手术。
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不适合新生儿,“虽然根治手术的时机选择,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些专家认为新生儿期(指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28天之前)就能做,有些则认为需要缓一缓。因此,新生儿施行根治手术是存在争议的,每一个医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但是,根据我们对很多病例的多年随访和观察,我们认为根治性手术在3~6个月以后再实施其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相对较少,也就是说,起码要等到患儿满3个月以后才做手术。”
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手术时机呢?新生儿期做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存在以下几个疑问的地方:
1.有些刚刚出生的患儿,临床表现不一定那么明确,导致在新生儿期对于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本身就存在不少疑问;
2.先天性巨结肠常用的检查诊断方法,如腹部X线检查、肛门直肠测压法等,在新生儿期的诊断率较低。换句话说,在新生儿期检查可能存在假阴性或者假阳性现象的概率高;
3.新生儿期做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相对来说,对于医生的要求更高。如果说医生的技术操作不是非常精湛,可能影响到患儿术后的后遗症或者并发症问题,比如污粪,大便控制不好这类并发症就会较多。
新生儿根治手术前,造瘘还是保守治疗?
在新生儿期先天性巨结肠诊断比较明确的情况下,由于还不能进行根治手术,那么,这段时间是进行保守治疗还是造瘘手术?要看先天性巨结肠属于哪一种类型来决定。
例如,短段型巨结肠患儿通过人工协助的做法,如灌肠、扩肛等使得大便比较容易排出。但是,长段型或者普通型偏长的情况,相对来说,小孩大便排出没有那么容易,存在肠腔扩张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个时候建议做造瘘手术。
另外,做不做造瘘手术与家长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是十分相关的。如果是短段型,或者是普通型偏短的先天性巨结肠,有些家长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强,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能够通过扩肛、灌肠、肛管排气等手段来维持患儿每天的大便排出,不让肠管严重扩张,这种情况下不做造瘘手术也是可以的。
这种操作持续到患儿满3个月的时候,再通过检查来看是否符合做一次性根治手术的指征,如果符合,就可以直接做根治手术。
但如果家长不会灌肠,扩肛也有问题,不能阻止孩子的肠道扩张,这样会影响后期手术效果,此时就需要做造瘘手术了。
新生儿手术疗效:造瘘+根治>一次性根治
对于很多新手爸妈来说,看到宝宝要遭受两次手术,不仅心疼,更担忧两次手术宝宝是否承受得住,疗效会不会没有一次性根治手术好。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在3-6月后进行二次根治性手术其远期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其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可能会更低一些,不会承受不了。“因为小孩子通过几个月的生长发育,更符合手术指征。尤其是进行造瘘手术后,原来扩张的结肠肠管直径逐渐缩小接近正常,对经肛门的直肠拖出和吻合口的直径匹配更好,且能够更好地尽可能地保留更多的结肠,更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同时孩子能够自己拉大便,胃口就更好,体格生长发育也更好。这个时候孩子整个身体抵抗力、体重跟同龄的正常孩子没什么区别,甚至更好。这种情况下再进行根治手术,安全性就提高了。”
“另外,新生儿期就选择根治手术,存在的并发症可能更多,而且有些并发症很有可能会伴随孩子一辈子。
因此,我们情愿等孩子大一点再来做手术,相对而言,并发症也会更少。而且,虽然短期内要进行两次手术,但从长远来看,带给孩子终身的好处更大。”
相关文章